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支教初体验

发稿时间:2014-09-01 12:3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离家的第七天,终于安顿好了。

  坐在桌前,看看窗外:连绵不断的黄土色山头上长着稀稀拉拉的野草,像是穿了一件绿色的针织衫;天空湛蓝,比大连的天空还要纯净,云层稀薄,阳光刺眼,晒在身上很温暖;山的背后,天的尽头,总会冒出一大团像棉花糖一样的云朵,看着那么远,却又那么低,总感觉一伸手就能抓到。

  这是个景美的地方。

  23号从家出发,汽车火车辗转两天,25号中午抵达,刚到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三完小门口,殷校长就给我们准备好了午饭,吃完饭,郝师傅又帮我们搬行李,马老师也来帮我们张罗布置寝室。收拾好寝室,出门购置生活用品,向当地阿姨问路,即使语言不通,阿姨也很耐心,一边用非常不标准的普通话反复和我们讲,一边各种比划。

  这是个热情的地方。

  因为条件有限,我们要把办公室改造成寝室,教室改造成厨房和餐厅。虽然用水困难,但是我们用勤劳和智慧,把寝室布置得舒适温暖,把厨房和餐厅布置得干净整洁。六位小伙伴一起挑水、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面朝大山,春暖花开。

  这是个温馨的地方。

  同仁很小,出租车四块钱市内随便坐,公交车只有1、2、3路,大街上车少人少,去哪儿都不用排队。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政府机构和基础设施都有。因为人口只有三万,人才紧缺,三完小只有两位英语老师,加毛完小总共才十五位老师。即使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学校的基础设施先进,学生很多,老师却很少。

  这是个需要人才的地方。

  学校还没开学,我们还在熟悉环境,虽然不是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土坯教室和破旧桌椅,虽然还没见到宣传中渴望知识的眼睛。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这里欢迎我们,这里需要我们。

  短短几天,我们逐渐克服用水困难、上厕所不方便、气候干燥不适应,爱上了这里简单淳朴的生活。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新身份的转换、新生活的开始,我们相信,一年的付出会换来一生难忘的记忆!(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海分队成员 王丹)

责任编辑:李彦龙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第十届优秀志愿者评选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