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在校学生,将城中区全部学校为抽样框,随机抽取10所小学、四所中学和三所大中专院校。在抽取得小学中,随机抽取4-6年级中的1-2个班级,在每个抽中的班级里按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名学生;在抽取的中学中,随机抽取高中或初中2个年级,每年级抽取一个班,在每个抽中的班级里按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名学生;在抽取的大中专院校中,随机抽取3-4各年级,每年级抽取一个班,在每个抽中的班级里按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名学生。
(2)对于校外青少年,在全区企事业单位为抽样框,随机抽取20个单位,每个单位随机抽取10名青年;在全区各房地产、餐馆等进城务工青年聚集地为抽样框,随机抽取20个场所,从中随机抽取10名进城务工青年;在区各街道(镇)为抽样框,随机抽取8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0名社会闲散青少年。这样,在小学、中学和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青年和进城务工青年中各抽取200人,在社会闲散青少年中抽取80人,共880人构成本次结构式调查样本。
2、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问卷一(小学生)由11个问题构成;问卷二(中学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由15个问题构成;问卷三(企事业单位青年)由16个问题构成;问卷四(进城务工青年)由16个问题构成;问卷五(社会闲散青少年)由16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态度和获取知识来源方面的问题。被调查青少年的抽取及问卷发放与回收,均由共青团城中区委、城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青海职业卫生技术学校志愿者共19名调查组成员分成五组深入各调查点实施和完成。实际发放问卷880份,回收有效问卷847份,有效回收率96.25%。
3、资料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笔者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 果 与 分 析
1、青少年艾滋病预防意识总体状况
结合我区青少年实际情况,主要针对艾滋病的基本认识情况进行了了解。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847名青少年中,只有46.2%的人知道艾滋病不能治愈,超过50%的青少年选择艾滋病可以治愈或不清楚;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调查,几乎所有的青少年知道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两种艾滋病传播途径,有78%的人知道母婴接触,只有1.5%的人选择了空气、日常接触和公共场所,主要集中在进城务工和社会闲散青少年中。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多数人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在“您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吗?”的回答中,77.8%的青少年确信自己不可能感染艾滋病,特别是小学生和进城务工青年尤为突出,比例分别为84.4%和86.4%,仅有0.7%的人选择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主要分布于中学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企事业单位青年。
针对474名校外青少年,我们专门对安全套的使用与预防艾滋病之间的关系做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89.9%的人认为使用安全套能够预防艾滋病,仅有10.1%的人认为作用不大或无所谓,主要分布在社区闲散青少年中。
2、青少年对艾滋病的态度
针对青少年对艾滋病的态度,我们设计了七个问题。根据表3的分析表明,43%的人面对艾滋病不会紧张和恐惧,58.6%的人能够做到和普通人一样对待艾滋病患者,15.8%的人能够关心爱护他们,但同时也有16.4%的人选择与艾滋病患者保持距离,主要分布在进城务工青年、社会闲散青少年和小学生中;对于“是否应该加强艾滋病教育”问题中,90.6%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可以看出大多数青少年对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在“是否愿意成为艾滋病志愿者”的问题中,89.1%的人有成为志愿者的想法,但仅有1.4%的人正真加入到艾滋病志愿者的行列,这一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艾滋病志愿者队伍建设,将更多愿意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青少年吸收进来。
针对474名校外青少年的“是否认同给吸毒者发放一次性针具”的调查中,44.1%的人表示赞成,30%的人持反对意见。
3、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的来源
图5表明我区青少年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65.5%以上来源于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来源于学校、本单位和社区健康教育的相对较少。结果显示应针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促进科学预防艾滋病行为的形成。艾滋病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和网络、报纸杂志、听周围的人说和宣传资料,其中,接受艾滋病培训班的人仅占17.4%。
不同群体的青少年在喜欢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上存在差异,小学生中的81.9%的人更喜欢通过电视、网络和广播获取相关知识,而其他四类群体除了希望通过电视、网络和广播获取知识外,还选择了现场宣传教育、观看录像、艾滋病相关培训或课程和文艺演等多种形式,总体来说电视、网络、广播仍然是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但其他多种宣传形式也得到广大青少年的认可,见表4。
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在希望获取的艾滋病相关信息中,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依然是大部分青少年首先想了解的,同时,还有基本知识介绍、相关报道和事件、感染者生存现状、毒品的危害、性知识、性病预防、避孕方法、健康生活技能等其他方面。
四、结论
本调研通过对抽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频率、方式、内容等方面描述了目前城中区在青少年群体中对艾滋病防治现状和特点,并通过图表分析了五类不同青少年群体之间的艾滋病防治现状的差别。了解艾滋病低流行区青少年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们共同探索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