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支教随笔:秉持爱心在支教的漫漫路上而求索

发稿时间:2015-11-24 11: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这是我们(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独山县的第三个年头,这是我们和这里的孩子们接触的第三个年头。

  三年,三届志愿者,1759名留守儿童。

  三年,酸甜苦辣,署去冬来,个中滋味,自在心头。

  两种不同的世界在这里相遇,碰撞,然后交融。

  我们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在最热爱热闹的年纪,安心守在大山深处的角落。

  因为青年学子的身上,理当承载更多。

  到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为了这些孩子,这些留守儿童。

  作为第三届志愿者,我们在到达服务地前就注定了与这里的留守儿童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是一群幸运的孩子,成长在相对完整和富裕的家庭。在来之前,我们是理想的,是浪漫的,并不能真正体会到留守儿童们的处境。从小到达没有父母陪在身旁是种什么羊的感受?生活在物资缺乏的贫困家庭环境到底对自身有怎么样的影响?学习差被遗忘会是怎么样的心情?......我们都不知道,曾经理所当然的以为,我们的到来能够改变他们的状态,能改改善他们的教育环境,我们以为......

  真的来到独山后,我们才知道现实情况的残酷。

  留守儿童的状态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面对我们的到来,他们新奇却默然。他们理所当然的将我们定义为“外来者”,认为我们的到来是为了个人的目的,为了个人的履历。对开始的帮扶工作也并不热心与接受。这群孩子,年纪虽小却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处世观念,不成熟,但是能保护他自己。他们自卑、敏感、怯懦却又暴躁。他们给自己树起了一道围墙包裹住自己,拒绝新鲜事物,无限怀念过去。

  此时遇到的情况和我们的预计产生了比较大的落差,现实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困境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支教的真实。

  我们迅速调整好状态 ,联系学校老师尽快了解到学校留守青少年的基本信息,并以十足得到耐心和尊重一次次与学生们交流。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很快确定了50名情况最为困难的高一学生进行了结对帮扶。团队辅导、素质拓展、心理咨询······爱与尊重能够融化一切的坚冰,孩子们开始信任我们了!

  小范围的试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发现了此类所谓“留守儿童帮扶”的症结所在——没有系统理论的完全支持和标杆性质的成功模板。我们意识到,光是单纯的心理辅导或是做游戏,加上我们的物资捐助、放映电影、学习辅导等等都零碎没有系统性和能力的进步梯度,以上虽然能暂时性的给留守儿童们带来状况的改观,但是长久以往真正能让留守儿童得到自内而外发展的目标还是很难达到。我们又一次遇到了困境。

  屈原曾写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与当时我们遇到困境时的心情无比贴合。然而,“穷则变,变则通。”我们又一次热火朝天的忙活起来。基于这三年支教团志愿者的工作和成果,我们将问题做出了梳理和归纳,有了结合理论将留守儿童帮扶行动进行整合的想法。经过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授和几个教育公益组织的项目参与人联系讨论后,我们确定了将手中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整合升级成“蒲公英情商智力发展培训计划”。

  目前“蒲公英计划”还在摸索前行中,我们依然年轻,也还没有足够社会经历和绝对专业性,但在社会各界人士和专业老师的关注和指导下,我们的项目在一步一步地踏实推进。看见孩子们的状态逐渐改善,看到时光流逝下他们成长的足迹,也看到孩子们怀揣梦想的努力。 所有的一切都化为动力,如花儿般盛开。鼓励我们更加笃定而前行。

  我们坚信,爱与尊重能融化一切坚冰,每个孩子都是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天使。(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分队 李允霖)

责任编辑:李彦龙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第十届优秀志愿者评选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