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爸爸妈妈都跑了……我弟弟学前班,妹妹上一年级,爸爸去福建打工了,联系不上了,国庆节放假第二天一早起来,妈妈也找不到了……家里没有油了,我们这几天都是只吃米饭……’2015你那10月12日中午,三年级的一个学生带着哭腔跟我说。没来得及细问,我立刻向学校汇报,学校也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家访……”2015年10月15日,中国青年网刊登了我的一篇家访纪实《看看这里的孩子 每一眼都是心酸》,其中对这三个小孩处境的报道引来了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对小孩的关心和帮助。这其间,许多看似细微的地方,却足以体现人间真情。
图为曾经没人管的三个小孩穿上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新裤、新鞋。 邓彦宇供图
来自山西太原的爱心人士冯建红看到报道后第一时间联系到我,在询问了解到三个小孩急需过冬的衣物之后,她积极号召单位的同事捐款捐物,并得到了同事郭春生与夏文萍地及时响应,三位爱心人士为孩子们募集到了一大箱过冬衣物,并由夏文萍和她的上海朋友张小伟“合资”为三个小孩购买了三套崭新的羽绒服和棉裤,所有的爱心衣物收集到冯建红家中后,由其本人自行承担快递运费从山西太原寄送至贵州毕节。然而,给孩子们的温暖却远远不止这一些,在寄送包裹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看到寄送地址位于山区,寄送物品大部分又是一些比较旧的衣物,便主动向冯建红了解情况,得知具体情况后,为其减免了一半的快递运费。
10月21日,这部分爱心物资抵达学校,同时,我也收到了来自北京的爱心人士薄晓晨为支教团开展活动寄过来的爱心款,在我们三个支教老师一起讨论并征得爱心人士薄晓晨同意之后,用这部分爱心款为孩子们购买了过冬的棉鞋。
本禹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左清涛给三个小孩中的弟弟刷鞋。 刘大鹏供图
三个小孩在学校寄宿的生活也得到了不少帮助,不仅有学校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更有来自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左清涛是来自本禹希望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四岁时,父亲不幸离世,母亲为了抚养他,常年外出打工。其实他同样是一个需要社会关心爱护的孩子,但是小小年纪却主动承担起了在学校照顾三个孩子的责任,只因为他的一句话“三个弟弟妹妹他们比我小,比我更苦,我还有妈妈在关心着我,他们却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