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支教随笔:怀古仁人之心在西部践行青春誓言

发稿时间:2015-11-02 11:2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从江苏徐州到重庆合川,从高等学府到乡村小学,从为人徒到为人师,近两个月。因为出门乘车要一直颠簸在坑坑洼洼的盘山公路,路上并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这就给了我一些思考的时间,最近反复出现在脑海里的一个词就是“古仁人之心”。

  “古仁人之心”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所写的《岳阳楼记》,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希望借作记之机含蓄地规劝诬陷被贬的滕子京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里的“古仁人之心”即指范仲淹这种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从人生的得意到仕途的低谷,拥有古仁人之心能够及时的调整心态,坚定的做出正确的选择。从去年九月加入研究生支教团以来,志愿精神就注定与每一个支教人形影相随,也就意味着这一年将固守清贫,默默奉献,牺牲城市的繁华,倾情于枯木逢春。初到合川区三汇镇,我在响水小学的办公室里看到了一本书,路遥的《人生》,封皮上的一段话让我刻骨铭心:“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对于这种感受,相信每个经历过青年时期困惑与迷茫的朋友概莫能外。然而当代青年选择的道路是否都能合乎古仁人之心那种心系天下的坦荡?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看到社会上太多的青年人眼高手低,看到了太多的青年人玩世不恭,看到了太多的青年人对国家时事的讽刺、辛辣、调侃变得理所当然,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却无地自容。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与古仁人之心背道而驰。但我们也应当欣慰的看到更多的青年人选择了将血泪洒在救灾一线,更多的青年人选择了将汗水留在国际赛场,更多的青年人选择了将一生献给祖国的边防。我们也庆幸,在最好的年华里,我们选择了志愿,选择了中国西部这片爱的海洋,用实际行动彰显当代青年的价值。

  古仁人常将“天下”二字镌刻于心,因此他们的勇气和执著是不可缺少的。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前辈,徐本禹就是如此。他的身影是如此的平凡,抑或,他的话语是如此的普通,但他“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他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像徐本禹这样的人心中装得了天下,装得了一切。也许一粒盐改变不了海洋的咸度,但是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做一滴水定能汇成爱的海洋。我们断不能历练成品德高尚的圣人,但我们可以依然梦想着教育的梦想,幸福着平凡的幸福,传递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在这绵绵华蓥山下,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践行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可能我们的人生只有这么一年的时间站在三尺讲台,也可能我们会在一年之后深深的爱上这个职业。多少次的失望换来一丝希望,多少次的否定换来一次肯定,多少个黑暗看不到黎明。在任何时候,要相信我们的付出总会带来一些改变,我们的坚持也会让学生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情。一颗古仁人之心的指引,定会让我们的青春不太一样!(中国矿业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鹿存金)

责任编辑:李彦龙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第十届优秀志愿者评选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