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依旧温柔,柳枝纤纤流散一股妖娆之态,桃杏争春尽显惊艳之姿,梨花托于绿叶之间一片圣白,春去春又来,万物生死存亡荣枯之间,流年在走,我们在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世间观望着物是人非,慨叹着明月依旧、故人远走,相对万物,有时人更脆弱不堪一击,面对浩瀚自然,面对苍茫社会,能好好活着就很美好。
从小未受多少苦累,出身农家,虽不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于一个“苦”字体味不深,那种由劳累而来的切身之痛感之甚少,毕竟父母庇护。自小所经生活虽不大富大贵,但从未缺衣少饭,虽未居堂皇之所,但家中温暖可以遮风避寒。而有时候去面对一些自己未曾经历的生活境遇,不免感到心中酸苦,感叹人与人生活环境相差太远。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正值培训,组织到社区慰问困难家庭,一户身有残疾、行动不便,刚进家门我就被眼前的情况所震撼,狭窄、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一股霉味儿扑鼻而来,没有像样的家具,狭窄的空间站满了人,昏黄的灯光并不能把这小小的屋子照亮,我所感受的不是空间的拥挤,而是一股内心的压迫感。主人身患残疾,丈夫经营着一个小菜店,效益不佳,还勉强供着一个大学生,一家三口艰难度日。当苦难活生生摆于眼前,我想再铿锵有力的劝慰瞬间都归于苍白。
当有的人在叫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时候,有的人正无奈地在内心呐喊“世界那么大,我想要好好地活着”,一半华丽,一半骨感。当众多媒体在关注一个老师辞职的时候,有多少人去关注贫苦之人的生活现状?大多数人对八卦的关注度远高于对民生的关注程度,明星之绯闻、贪官之艳史云云耗费了不知多少唇舌。而于悲苦之事,似乎各家过各家日子,其他人之幸与不幸又与我何干。围观成为融进骨子里的惯性,欲罢不能;而直视苦难,悲悯情怀则被抛之云端。如果那个对看客式的中国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鲁迅先生还活着,是不是会被活活气死,至少现在死不瞑目。
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以前对这句话感受不深,而现在对生存与生活有了更彻骨的体悟,只能说我现在好好地活着。生之于多数人而言,平平淡淡,细水流年;对于少数人来说,潇洒走一回,看尽花花世界。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好好地活着已经很幸运,不奢求,不妄盼,在这苍茫世间活着就很美好。(哈密 秦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