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那些被学生暖到的瞬间

 

2022-05-23 12:19: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同时作为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想从一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视角,记录下支教期间的难忘故事,以及支教之后的那些感动瞬间。——题记

  一

  初见的共鸣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017年9月11日,开学第一课,我分享给他们我最近看到的两句话勉励他们好好学习。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也请明白,那些人大都曾隐忍过你尚未经历的挫折。”

  “我们还如此年轻,还有很多的可能性。相信我们终会成为想成为的人。”

  我一念完,他们居然突然自发地鼓起了掌。

  那一刻的我惊讶而感动。我觉得这群学生和我仿佛在那一刻达到了心灵的共鸣,我也明白,这掌声说明在他们心里,都藏着一个他们自己的梦想。而我的责任,就是为他们的梦想助力。

  惊喜的成绩

  2017年10月31日下午,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成绩发布了,我看到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我任教的三个班级的地理单科的平均分在13个同年级同类班级中分别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

  其实成绩出来之前,我是非常忐忑的,毕竟这是我第一次教书,大学没有系统学习过师范类的课程,又没有教学经验,我很担心我教不好,没想到最后的结果如此让我惊喜。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付出了努力,付出了感情,得到的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他们的努力

  2017年11月19日晚,下自习大约20分钟了,在一个班学生问完问题之后,我回办公室,在下楼回宿舍时,我刻意路过了教的另外两个班的教室,果然看到还有些学生在教室认真地填写地理图册。

  我顿时感觉付出的真心都得到了加倍的回应。以心换心,是很幸福的事情。

  突然的关心

  2017年12月2日凌晨2点12分,我刚刚出完一套学生的练习题(因为我知道第二天要停电,所以决定熬夜出好题),临睡前打开QQ看了一眼,发现一个学生晚上22点58分的一条消息:“老师,明天全城停电停水,请务必要做好准备,充电宝要充满哦,水桶接好……”

  我感到惊讶又感动,我关心他们,他们也关心我。

  满满的祝福

  2017年12月24日晚上,我打算去班上跟同学们说一声平安夜快乐的,结果我走到走廊,班上同学就挥手示意我进去,居然先跟我说了平安夜快乐,还把他们班主任准备的糖果送给我。还有同学留意到我手上的药,问我是不是生病了。我跟他们说:“希望你们一辈子平安幸福。”

  我“捧着一颗心来”,不打算“带半根草去”,却收获了满满的祝福。

  彼此的不舍

  2018年1月3日,这是这个班元旦收假之后的第一节课,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欢呼了起来:“没换!没换!地理老师没换!”因为这个班之前听说我从元旦收假开始就不上他们班的地理课了,所以他们担心了好久。另外两个班也是这样,其实我又何尝舍得。

  虽说,“人生如朝露,何处无离散”,但是我仍然很开心,我们之间彼此不舍和珍惜。这学期,我的学生满意率在三个班级所有科任老师中均名列第一,他们的认可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

  师者,解惑

  2018年1月4日,一个同学有些困惑找到我谈心,他之前经常做噩梦。我认真地用我为数不多的人生经验引导他积极、乐观。

  后来,我看到他和其他几个同学在谈心,笑得也挺开心,他告诉我,跟我谈过之后,放下了很多事情,不再做噩梦啦。

  我很开心,我能够为我的学生解惑,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还需要学习更多,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

  他们的周记

  2018年1月16日,寒假将至,一个班的语文老师跟我说:“今晚改周记,发现好些同学写你哦,舍不得你……你很用心啊。”

  我很感动,因为我想到,我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在我的周记里写我平常最真实的感受。我很开心,他们可以把我写进他们的周记里。

  回家报平安

  2018年1月28日,放寒假了,我从都安启程,回家。在路上,收到好些同学的新年祝福信息,其中有一些尤其让我惊讶和感动。

  “老师一路顺风啊!到家了,发信息给我!”

  “老师到家了吗?”

  “老师,等你到了告诉我一声,拜托了!”

  “……那飞机飞到目的地后发个信息过来报个平安。”

  我惊异于这群孩子如此懂得关心人,他们的班主任让他们回到家报平安,他们却要我报平安。我陪伴他们成长,他们教会我如何去爱。

  生活即教育

  2018年2月11日,在一个班级的班群里,一个学生发了一张照片,说他看到了“之”字形道路,想到了我上课时讲的山地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我很开心学生能够把我上课讲的记在心里,也深感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与科学。

  别样的第二课堂

  第二学期,我开始担任4个班级的通用技术教师,由于没有应试压力,我开始给学生们进行“点菜式”教学,还举办了头脑风暴竞赛、气象局参观学习、心理团辅、素质拓展等活动。

  我试探性地举办了班级辩论赛,本以为在学业压力巨大的高中,学生们报名参加的意愿应该不强,没想到每个班都热情高涨,其中一个班级的报名人数甚至超过了全班总人数的一半。

  也是在辩论赛场上,我才发现,当我退居为一个主持人、陪伴者,站上主舞台的学生们可以迸发出那么多的光彩。

  

  匆匆一年,转瞬即逝。学生们通过制作相册、明信片、合唱联欢、合影留念等方式表达着他们的祝福,我也送给每一个班级一个纪念视频、每一个学生一张合影,并在学校的校园广播里为学生们朗读我最近读到的一篇文学作品。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一年支教时光带给我的体验与收获,缅怀起这一年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上山下乡,进村扶贫,亲身体悟山路的崎岖,感受到每一个家庭各不相同的贫困与艰辛,也看到了国家的扶贫政策落实到基层带来的一点点改变,即使“任重而道远”,我也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力所能及的责任,“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教的班级里也有不少家庭非常贫困的学生,不少学生都没钱吃早饭,有的父母都不在身边、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还好,政府和学校也有相应的资助政策,不至于让他们失学,我也希望,一切能够越来越好。

  

  我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但,支教结束并不是我与学生之间故事的句号。

  回到大学读研后,我仍然会关注他们的每次月考成绩,学生也会QQ找我聊天,咨询学习甚至是感情上的问题,还会关心我读研累不累、有没有找到女朋友。还有70多个同学,给我写信,我也一一给学生回信。在这个网络时代,手写的书信上真实而熟悉的笔迹,给了我们彼此深深的感动。

  2018年11月,广西那边的一个老师还跟他说,班上搞感恩主题的黑板报,发现学生在便利贴上写满了对我的感谢与思念。2019年和2020年暑假,都有学生不远千里来看我,让我又惊又喜。疫情期间,我还为学生们录制了线上微课,时隔两年,再为他们上了一堂课。

  2020年高考前夕,我为每个班级的同学都录制了考前加油视频,发布到微信视频号后还得到了很多同学、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视频平均播放量超过10万,其中一个视频播放量近40万,点赞数达1.2万。

  考后,不少同学第一时间向我报告分数,我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志愿填报的一些建议。其中,有一个成绩很好的同学,考完之后就来跟我讲,说感觉自己考得不够理想,然后说大概是上不了清华北大了,打算上中国人民大学。因为他是理科生,理科也学得很好,我就问他,为什么不考虑下其他同层次的名校呢?“现在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他说,“希望大家都能吃到蛋糕。一个倒下还有另一个上嘛。”他还说对曾经的一些不成熟不懂事的想法觉得很惭愧。说实话,当时听他这么说,我很欣慰,也惊讶于他的远大志向。后来,他被清华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录取了。

  四

  我所支教的地方是国家级贫困县,像他这样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被名校录取的学生还有很多。我想,今天,他们因为国家政策被录取到梦想中的高校,明天,他们一定能够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有一次有个学生主动找到我,说想和我谈谈心。她向我咨询建议,说最近政府有个扶贫搬迁,她家在犹豫要不要搬迁。学生在这种时候能够想到我,我很开心。她还谈到担心将来上大学会加重家庭负担,我以我自己的学习历程和接触到的助学政策鼓励她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继续努力,乐观向上。

  最让我惊喜的是,生活给了她如此的重担,她虽然偶有抱怨,但是依旧努力,而且还会关心其他同学。她还跟我说最近某某同学有些失意,学习都懈怠了,希望我去开导开导他,说我像是他们的兄长一样。

  于个人而言,我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和我的学生们在一起,我被他们喜爱,被他们信任,被他们需要,我实现了自己作为支教老师和青年党员的初心与梦想。但我更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是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一道前进的,自己在实现自己的小梦想的同时,也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了一点点贡献。

  我想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国家、民族的梦想,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相信,若干年后,当我再次回到这片土地,这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孩子们一定不会再缺衣少食,大家一定能够实现小康、走向富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黄垭飞)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