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用青春和爱诠释支教的意义

 

2016-12-14 14:1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人们都说,老师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了他人,而支教工作就好似点燃一根火柴,用有限的时间和能量,为一片土地留下光和热。时光飞逝,转眼间,来到服务地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已近一个学期,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忙碌着工作,也收获着感动……

  还记得当初选择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将来会面对怎样的工作和生活,但心中仍然充满期待,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的服务地位于黑龙江省泰来县,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2016年8月31日,当我踏上泰来这片土地,我真切感受到了这繁华都市以外的乡野田间的淳朴气息。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从未真正做一名教师的我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学校:焦虑、紧张、兴奋、期待……我不知道这里的孩子会带给我怎样的工作体验,但当我走进班级,看到那些可爱又淳朴的孩子们,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溢于言表。

感恩节上哈尔滨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毕轩和孩子们合影。毕轩 供图

感恩节上哈尔滨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毕轩和孩子们合影。毕轩 供图

  支教的生活艰苦而快乐,忙碌中又充满乐趣。作为村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幻想着自己会变得年轻,但事实是:孩子们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告不完的状,闹不完的故事,交不齐的作业……三个月的时间,从和孩子们相遇、相识,到与孩子们相知、相伴,我走进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角色,对教师的身份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三个月的时间,通过主题课堂和各类活动,我向孩子们讲述着我所知道的一切,通过各方渠道,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而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努力,当教师节看到孩子们用了一盒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五彩缤纷的“老师节日快乐”的时候,我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而自豪,而感恩节拿着孩子们用心制作的礼物,我知道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哈尔滨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毕轩在街胜小学举行“松果计划”物资发放仪式。毕轩 供图

哈尔滨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毕轩在街胜小学举行“松果计划”物资发放仪式。毕轩 供图

  和城市里的孩子不同,这里的孩子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没有足够的学习资源,甚至没有本应该得到的来自父母的关爱。还记得在某次课上,我让孩子们用“心愿”说一句话,因为题目很简单,班上的孩子都踊跃举手发言,只有一个孩子坐在那一直沉默,我以为她没有认真听课,便叫她回答问题,她想了想,说到:“我有一个心愿,让父母都陪在我的身边。”这一刻,班级安静了,我也沉默了。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能够陪伴她,然而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在这个学校还有很多,他们不仅仅需要知识,更需要爱。孩子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令我陷入了沉思:我究竟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人的一生中,难得有机会去证明自己、考验自己、磨炼自己,能为他人带去温暖和希望更是难能可贵。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我愿意用一年的时间,用自己的青春、热情以及对孩子们的爱,去诠释支教的意义,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毕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