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母亲节随笔:孩子是我们最好的未来

 

2016-05-09 09:0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
  眼泪变成雨水就能落下来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
  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这是最好的未来
  ······

  听着刘若英的歌《最好的未来》,我在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响水完全小学的支教时光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真是光阴似箭。

  第一次听到“孩子是我们最好的未来”这句话是去年在响水完全小学开展“星光计划色彩小教室项目”与知名畅销书作家赵星女士及其助理杨鹏跃女士的交流过程中,再后来知道这首歌是“童梦圆”公益之旅主题曲,简单的歌词和旋律流露着对孩子的心疼和关怀。

  这一年,很多细节成了习惯。刚来到重庆的时候就有一个担心,作为一个外地人不会讲重庆话会否给教学工作带来影响?这个担心果然在第一周的教学中凸显出来,很多孩子由于不适应完全普通话的课堂,在知识的接受程度上参差不齐,也直接影响了成绩的提高。而在我这方面来讲,在课堂上或者课后给孩子们沟通的时候往往要孩子们重复两遍以上才能完全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含义,为了听清他们的话语也要把耳朵贴近他们的嘴巴。即使时至今日,有的孩子平时还是讲当地的方言,但是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这已不是我们之间沟通的障碍,他们已经习惯在课堂上听我说普通话,他们也渐渐的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在深入孩子们的家庭家访的时候,很多家长也嘱咐孩子们勇敢的跟我学说普通话,这点真是要感谢他们的理解。同时,这一年也习惯了每周一中午要开周前会,习惯了到周末要自己做饭,习惯了重庆随机播放的天气,习惯了孩子们见面鞠躬问好称呼“鹿老斯浩”,习惯了进教室前几个“调皮鬼”趴在教室门口“放风”······

  这一年,所有的爱留在了讲台。作为一个支教志愿者,我们的初衷可能有很多,如:增加一种人生体验、给孩子争取更多的物质援助、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帮助、用真才实学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等等。毫无疑问,在这短短的一年中奉献在祖国西部的志愿者们也一直在争取各种机会,运用各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圆服务地孩子们的梦想。在支教的过程中,两个声音一直在脑海里面回响,一个是当年在高中,每当学习不顺心,成绩下滑,心态不静的时候去找副校长李文星老师倾诉,他经常提到的“快乐学习”;另外一个是在大学期间看到现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教授在演讲中关于小学教育的观点“不要把孩子累死在起跑线上”。到底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初衷去对待学生们的学习呢?刚开始,由于担心自己的盲目尝试会给孩子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于是就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在很短时间内了解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孩子们好像也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股冲动或是信念让自己想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星光计划色彩小教室”等一系列尝试。“星光计划色彩小教室”项目开展的初衷就是要触碰孩子的内心深处,挖掘他们的潜能。孩子们用爱心人士捐赠的彩笔和画纸描绘各自内心的世界,授课的志愿者从来不会给孩子们过多的要求和规定,所有的想法都是出自学生们自己,因此出现了黑色的太阳,黄色的天空,七彩的鱼,飞行的学生等各种现实世界难以见到的景象。在这种尝试的过程中我们也欣慰的看到很多孩子的变化:一位学生曾在第一堂课的课堂告诉我“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画画”;一位学习存在困难的孩子却在色彩小教室的课堂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她所创作的作品获得了很多人的肯定和鼓励。这种符合响水小学办学宗旨“让每一朵花快乐绽放”的尝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玩耍中探索,在体验中收获。第一学期期末之后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还在思考:一个学期之后,平均成绩从54分到73分的提高虽不能称为一个飞跃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应该和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息息相关。现在的重庆渐渐进入最热的时段,在课堂中也会经常出现在练习题讲解完毕后,孩子们放下书本围坐在讲台前听我讲一段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斗的历史,或者讲一段和我们教室窗外那座大山——华蓥山相关的《红岩》。

  这一年,更明白孩子是最好的未来。今天是母亲节,朋友圈和空间已经被各种相关的信息所占据,对于这种占据相比于微商的占据大家肯定是欣然接受的,世界上能让千万女性泪奔的绝对不是“我爱你”,一定是简单而又不简单的“妈妈”。没有妈妈经历痛苦的十月怀胎就不可能有人世间的我们,没有妈妈没日没夜的操劳也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健康成长,忘不了每次出远门妈妈站在门口挥手的身影,忘不了每次通话妈妈都是笑着说一切都好。很多人说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能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才能体会到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而我认为这种认识是可以提前很久,提前到父母鬓发斑白之前,提前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懊悔之前。这一年的支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所有的志愿者来更清楚的认识一个家长对孩子的期待,理解一个家长流血流汗内心仍然欣慰的心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村里的办学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学生上学并不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有安全的校车或者舒适的私家车,往往是步行半个小时以上或者两三个学生乘坐一辆摩托车,条件好一点的或者天气很差的时候可以乘坐一个小时一班的客车,因此交通安全也是我们平时工作的重中之重。寒来暑往,每次放学前都可以看到学校门口挤满了接学生的摩托车,家长们在学生走出校门时总会很远就迎上去接过孩子的书包背在自己的肩头,因为他们心里认为孩子经过一天的学习比出苦力的他们还辛苦。春期开学不久,学校一位老教师当年的学生在外地打工小有成绩,回到老家后要表示对老师的感谢请老师做客,因为他的弟弟现在就是我们班的学生,也答应了他的请求,就在那一次,见到了一个男子汉的泪如雨下。通过他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他的爷爷很早去世,奶奶不辞辛苦将他父亲养大,现在他的父亲一年中除了过年几天外都在工地上出苦力挖泥巴来挣钱,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堂堂七尺之躯在我们面前早已忍不住泪流满面,他告诉我们虽然当时自己是唯一一个考上当地最好高中的学生,但是迫于家庭原因放弃了读书的机会,如果选择了读书他的生活将会完全不同,所以他在外面拼了命的工作来改善家庭的环境,希望给弟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替他完成未完成的心愿。看着学生的哥哥为了弟弟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愿意付出一切,我当时心里真的很想起自己的家,很想自己的母亲。经常会接到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他们中间很多都是在外地务工,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但工作后的每个夜晚唯一惦念的就是留在老家的孩子啊。作为一个老师,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希望自己能将知道的所有全部教授给学生,但是情况并不是总能如意,当面对学习成绩排在后面总不能及格的学生也是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着急,家长会要求教师打孩子手板来教育学生,但是当戒尺举起心里又是千万个不愿意。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家校共育的结果,一名乡村教师往往承担了大部分的引导和教育,学生也就成了自己的孩子,学生的未来也是教师最好的未来。

  最近看到了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全国研究生支教团赴井冈山培训的文件,又想起了去年在井冈山培训期间清华大学往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分享时提到的一句话:多少次的失望等来一丝希望,多少次的否定换来一次肯定,多少个黑夜看不到黎明,让改变发生,需要很多人,需要很多年。

  正如前面所讲的一样,作为一个支教志愿者,我们的初衷可能有很多,但是作为一个已经在基层工作一年的我,深深的相信所有选择了这条道路的同志们都能以满腔的热血和持久的激情,扎根基层,勤耕善育,固守清贫,默默奉献,牺牲城市的繁华,倾情于枯木逢春,做好这件良心活,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践行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的铮铮誓言。(中国矿业大学研支团成员鹿存金,写于三汇镇响水完全小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