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峡在“中国梦·西部情”西部计划十周年报告会上演讲。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彦龙摄
2003年,她是全国第一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的一员,也是当时北京广播学院唯一一名赴藏志愿服务的女将。十年后,她已经是西藏电视台的一名正式职工,和同样是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爱人一起深深扎根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世界第三极——西藏,用奉献的身影书写出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十年的高原工作与生活,留下了奋发有为的足迹,镌刻出优秀的高原人品质。
这是张峡。她是光荣的!她的光荣恰恰在于她作为普通一员的良好心态,在于她作为平凡一人的优秀品格中;在于她始终如一日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润物细无声地践行志愿精神的执着中;在于她爱岗敬业、守土有责,爱国爱民的强烈情怀中。这,原本就应该是这一代青年应该具备、应该提倡的。
一、服务期间累累硕果,志愿者之花绽放高原。
张峡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有着姣好的容貌和开朗的性格,被同行的志愿者们誉为“志愿者之花”,极具人缘。但是这朵外表看似娇嫩的花朵却拥有坚毅的品格和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干劲儿。初到高原,面对物价昂贵、交通不便、高原缺氧、强紫外线照射以及干燥、严寒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张峡曾暗暗发誓:“一定要克服这些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这片她深深热爱的净土作些什么,发挥自己的能量”,她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1、任劳任怨,刻苦工作,她是服务单位中果敢的“拓荒者”
到西藏后,张峡被分配到了西藏自治区太阳能研究示范中心工作。虽然太阳能跟她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可她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和退缩,“我们到西藏来是做志愿服务工作的,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做出成绩。不仅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要求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了尽快掌握这片对她来说朦胧而未知的领域,张峡开始了高效率的刻苦学习,经过单位同志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她很快就熟悉各项业务,能够独立撰写项目报告书,完成项目申报。在这个过程中,张峡也为他们带来了内地新的理念,并将自己的专业成功地与太阳能结合并加以扩展。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这个工作对张峡来说是新鲜的,有活力的,有挑战性的,她与单位形成了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双赢态势。
在2003年底的中德专家项目交流会上,张峡制作的多媒体材料发挥了很好的辅助展示作用,改变了以往只是书面材料交流的匮乏状况,得到了中德专家的认可并要求拷贝资料;在此次交流会上,当时国内最大的太阳能集团皇明公司也表示将对西藏太阳能项目进行投资。会后,中心领导激动得对张峡说:“我们以前都不敢做这样的演示,实在没有办法要做,也是请人做,很被动。现在来了你这么个优秀的大学生,真是让我们高兴啊!”。
在一个冬夜11点,张峡接到临时紧急通知,第二天送往北京的国家863攻关计划需要进行修改。她听到消息后,立即夹起棉衣骑上自行车赶往单位。西藏缺氧,到了冬天,含氧量更是不到内地的一半,稍微走路快一些都有些憋闷,更不要说快速的骑自行车了,可她根本顾不上这些。对于上报国家的科研项目,一个差错都不能有,极小的一个误差都可能延误整个项目的进度,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她来说“现在的高原反应那只是难受一阵子,出了差错要难受一辈子!”。那天,张峡和科室的领导一直加班到凌晨6点钟,修正了整个项目计划书,并提出了合理而关键的补充意见,及时地完成了任务,使项目书如期到达北京并顺利通过审批。像这样通宵达旦的加班,张峡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但是她从来没有喊过苦,每次都是尽心尽责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
鉴于西藏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国家科技部为西藏联系了一个欧共体国家100万欧元的援助项目,要求在2003年12月31日之前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科技部,而这中间,还要经过中心的论证会、逐级评审等。当时已经是12月上旬了,时间非常紧迫,作为项目管理科的骨干人才,领导通知张峡要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可研报告的提纲。为了这项任务,张峡楞是两天两夜没有和眼,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总结近年来西藏已完成的项目,提出目前西藏亟待解决的问题,把可研报告的提纲及时交给了领导,并得到一次性通过。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里,张峡都扑在这个项目上,下乡调研:下林芝,距拉萨400多公里,坐在汽车上在蜿蜒的川藏线上颠簸将近10个小时;上那曲,在青藏线上越走海拔越高,氧气含量越低,下车后每走一步都要弯下腰喘半天的气。对她来说:“100万欧元,就是1000万人民币阿!只要这1000万在西藏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点苦又算的了什么!”
单位的电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除了极个别同志能够较为熟练地操作电脑外,对90%的同志而言,电脑似乎仅仅是个游戏机和音乐播放器。张峡曾问过项目管理科的主任:“咱们若要是撰写项目计划书怎么办呢?”主任回答:“用水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如果上级要求用电子版,就拿到外面的电脑公司去请人做出来。耗时费力。”对此,张峡毅然向中心领导提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咱们职工即便脑中有再好的课题创意,也不能趴在桌子上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啊。高质量的工作也要高效率的完成。另外,把科研项目书频繁地放到系统外的电脑公司制作,存在泄密的风险。”她提议,必须要加强单位职工的电脑操作能力,并建立单位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个提议在职工大会上一举通过,由张峡牵头负责实施西藏太阳能研究示范中心局域网办公自动化和项目数据库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单位职工学习电脑。这使得项目撰写与申报效率一下子提高了2倍,凸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