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李彦龙 通讯员孙潇)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之际,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为民小学分队三名队员翻山越岭,连续步行近八小时山路,走访了十余户学生家庭,其中绝大多数为留守儿童和贫困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乡民与孩子们送去社会的关爱和美好的祝福。10月19日,学校召开新学期家长会,与全校家长分享教育思想,共话育人理念,并将爱心人士捐赠的棉衣、棉裤分发给全校186名可爱的孩子们。支教队员们也希望在支援西部教育的同时,关注到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和需要呵护与关爱的留守儿童们。
翻山越岭走访贫困家庭,“不怕辛苦只是心疼山区学生”
10月17日清晨,三名支教队员们根据之前的家访经验,背上行囊,开启了一天的走访计划。因为之前在放学后与一些学生顺路回过家,所以对于即便是需要走近两小时路程的家庭,他们也能找到正确的家访路线。不过面对一些陌生的山路,还是需要热心的孩子们作为导游,带路前行。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翻山越岭家访留守儿童。孙潇供图
根据留守儿童和贫困户名单,队员们首先来到一户特殊的家庭。父亲外出打工,母亲两年前离家后已不知所踪,四个孩子只能跟着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生活,而其中三个孩子眼部患有严重的斜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通过与家人的交谈,队员们了解到上辈家庭成员并无该患病史,虽然他们带孩子们曾到县城医院对该病进行了诊查,但是病情的妥善治疗必须到贵阳市的大医院才能进行。面对残酷的现实和孩子们看书时吃力的模样,三名队员感到非常揪心,希望能够尽快寻找到爱心人士帮这些孩子们尽早矫正,以减少眼病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走访中,队员们翻越了数座山头,甚至来到了临县纳雍。经过近8个小时的走访,他们走进十余户学生家庭,与其家人进行沟通交流。不得不承认,贫瘠的土地,困顿的大山,让渴望脱贫的乡民们背井离乡、打工赚钱,而造成数以万计的留守儿童们。而在走访的学生家庭中,绝大多数都是父母双双出远门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家,而孩子们就只有和其他长辈一起生活。其中严重的也有父母不在的孤儿和极为贫困的状况。
家访路上最走越累,队员们知道不仅仅是因为路途艰险,疲劳乏力,更多的是孩子们的困境让他们内心如冰寒,如刀割。除了上学路途的路况之差,距离之远,还有孩子们生活的重负,和本不是他们天真烂漫童年所应遭遇的苦难。“我们不怕辛苦,只是心疼这里的孩子们。”
相信支教不仅让支教队员们拥有体验三尺讲台上教师的神圣,还能让他们成为有能力给予、抚慰、关怀他人的人。让世界多点爱,我们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全校家长齐聚为民小学,共话教学育人理念
“我们是因为徐本禹老师而来,更是因为人民的需要而来。作为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是不是‘图虚名’,请用时间来检验。”10月19日下午,为民小学召开新学期家长见面会。在会上,支教队员们与家长们分享了两个月来的支教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