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家访纪实:带着爱走进大山高处的小木屋

发稿时间:2015-09-14 09: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和大唐老师决定如何分配四年级小琳(化名)的资助问题前,我们决定去她家看看。

  因为是临时决定上山,所以只穿了人字拖,在上山的路上偶尔会打滑,不免让大唐老师觉得经验不足。他边让我们小心点边说起小琳家的一些事儿,但是就和我想的差不多,他所知道的也只是诸如她爸爸远出打工,妈妈跑了,爷爷奶奶身体不适,兄弟姐妹多······这对于我而言并没有感到任何惊讶,毕竟这样子的家庭在这边很普遍。

  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我们一直处于上山状态,在一个缓冲地带遇见了三个学生,一个学前班,一个二年级,一个五年级,他们都是在这高山上长大的。他们看到我们就开始跑,最后逮住学前班的小朋友,问他小琳家的位置。他也很友好地说了一句模糊的话:在我家附近。然而我们并不知道他家在哪里,只好继续往上挪。这时候他一溜烟蹲在了玉米地里静静地休息,生怕我们催他走快的感觉。来到山顶,感觉上面人家并不多,就七八户,而且是分散在周边的。二年级的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向上指了一下,说那就是小琳的家——一个隐藏在高山深处的小木屋。

  在大声呼喊小琳过后,玉米地里貌似有两个人对着外面回应着,一个是小琳,一个是小琳的奶奶。小琳因为个子不高,在玉米地里时隐时现,奶奶似乎在挖着什么,听到我们的呼喊声后也直起了身子。后来才知道她们是在玉米地里挖土运到其他地方去,用来种菜。

  小琳家的房子算是这一片地势最高的,我们花了40多分钟才到达这里。奶奶穿的是草鞋,加之腿脚不便,在招呼我们坐下来时显得那么不协调。在小琳作为“翻译官”的帮助下,我与奶奶聊了起来。

  奶奶的老伴刚去世不久,小琳的爸爸从外省打工回来料理丧事后就走了。他一年一般过年才回来,因为经常酗酒,有家暴倾向,最后导致家庭破裂。妈妈出走后也只是偶尔联系着他们几个,近些年只回来了两三次。家里有两个姐姐,一个读初三,一个读初一,有一个弟弟读一年级,四个人的生活费小琳的爸爸一年只寄1500—2000元。说起奶奶的另一个儿子,奶奶就抽泣的更加厉害,因为这个儿子和儿媳对奶奶一点不好,经常对奶奶没有好脸色,甚至动手······

图为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与小琳和奶奶聊天。李计璇 摄

图为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与小琳和奶奶聊天。李计璇 摄

  家徒四壁,木屋防风防水效果差。屋里有四张床,奶奶一张,小弟一张,小琳自己一张,还有二姐一张,大姐回来就和小琳一起睡。家里有两口大缸和许多小桶,因为地势高,饮水困难,又因为劳动力缺乏,所以只能每周等大姐二姐回来才能去取水。屋外猪圈养了两头猪,屋檐下放着几个背篓,其中一个装满了猪草,是小琳昨天去打的。由于山路不好走,奶奶也就放弃把猪赶下山去卖了。家里有两只母鸡,大门前晒着几簸箕的黄豆,有一部分被虫子损坏了。在树干上吊着一大串火红的辣椒,等待着太阳的炙烤,然后拿到集市变现。每次晒好辣椒后小琳就得帮助奶奶背下山去羊角坝,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奶奶再在羊角坝坐赶集的车去集市将这些辣椒进行售卖,小琳自己则返回家中,等待赶集的奶奶回来。

责任编辑:李彦龙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第十届优秀志愿者评选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