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高三备战高考之际,母校1999届考上清华的一位学长给我们做了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至今我仍记得他的名字——曹逸群。
知己,知道自己;认真,认为是真的。这句话就是那位学长说的。
支教快200天了,在商镇的200天里,我深刻感受到当地生活的相对清贫;在商镇中学的200天里,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支教志愿者的微薄力量;在和初一4班孩子们相处的200天里,作为老师的我,也曾成绩始终不如意的学生有过力不从心;在政教处上班的200天里,我也看到学校教师使用电脑办公能力的缺失。
但伴随着每天的上些课铃声和朗朗读书声,看着孩子们在运动场上挥洒着汗水,初高中的记忆渐渐清晰。
我也曾因为英语成绩达不到班上平均分而一边吃饭一边背单词;我也曾在高考前每天6点开始听听力,写日记总结每天复习的知识点;我也曾为了元旦表演在课余时间抓紧排练舞蹈;我也会偶尔上课的时候听不进去;但我内心想要优秀,想要上进。我和现在的他们很像。
高三时曹逸群学长三个小时的演讲,对我影响深刻至极,现在偶尔翻开那天日记,仍能感受到那天被激发的学习激情和与高考决战的斗志。
知己,知道自己,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认真,认为是真的,认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真的。
班级大部分都是留守学生,有很多还是自己住,周末放假回家基本没人管,每周六下午就是我和他们的单独约会时间,帮他们复习功课,和他们一起打羽毛球,跳绳。
班上作业收不齐,我就跑到班级看着他们做完然后收上来。
上课批评一位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结果学生竟然把课本轻轻一摔,小小的动作更加让我体会到教师和学生不是对立的关系,找他聊天谈心,畅谈梦想,鼓励他让优秀成为习惯,反而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成绩明显进步。
和知识做朋友,考试成绩不好就是因为跟朋友不熟,我们要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老朋友。有时候周末家访,给学生们做饭吃,被夸好吃。
主办校园电视台,策划节目,和学生一起录制节目、配音。看着他们播音主持越来越专业,第一次体会“欣慰”二字的含义。
政教处每周指导学生国旗下演讲,纠正发音,知道礼仪,深感骄傲。
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依稀记得冬日里在门口值班,寒风凛冽,学生给我送来一个热腾腾的包子,硬是要我吃。
圣诞节的时候班里同学集体送给我一瓶自己叠的星星,还有同学自己手工叠的工艺品。
期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课代表,一名成绩很好的女生,给我写了一篇长长的心里话,表示会好好努力。
彩虹课堂、中国梦巡讲,努力让学生喜欢听,多给予他们正能量。
对啊,支教的200天里,有那么多的付出和感动。
知己,知道自己,我是一名志愿者,我想把这一年的青春和所学奉献在这秦岭之中;认真,认为是真的,相信志愿者的力量会给商镇中学带来一股清凉之风。(北京交通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 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