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开始,我的物理老师所说的一句话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幸福的全部含义是无怨无悔,幸福的全部内容是被别人需要。一个老师,简单朴素的一句话,深深的打动着我,激励着我前进,怀抱着一颗想要被更多人需要的心勇往直前。尤其是在支教的这一年时间里,这里的人,这里的事,这里的环境,更是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时此刻的我,比以前任何一个时刻更加庆幸自己选择了支教这一条道路,虽然生活变的忙绿了,环境变得艰苦了,事情也变得细小而琐碎了,但是我对人对事的感悟却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入,也越来越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习惯了每天自我分析,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在被孩子们需要,被家长需要,被学校需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豪,更是一份扛在自己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
还记得当时踏进商镇中心小学的那一刻,洁白的墙壁,还留有最近刚刚粉刷过的痕迹,整齐的庭院,扫把扫过的一条条印记还历历在目,正在为了开学而做各种准备的老师们,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充满新意的世界,一种虽陌生但新奇的生活在向我招手,对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我的期待呼之欲出。记得老师们好奇的打量着我们俩,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满眼都是信任与期待。记得校长给我们分配了宿舍,主管后勤的叶老师忙东忙西,给我们张罗各种生活用品,生怕我们对这里的生活感到不适应。记得我们第一次以老师的角色走进了学校的会议室,却因为听不懂这里的方言,整个会议开得一头雾水,散会了赶忙找其他老师询问会议内容。也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看着下边坐着的一群稚嫩的孩子们,对新来的英语老师充满了喜爱与好奇,一个赶着一个跟我说“Good morning!”。当我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生活,当我能够完全接受这里的工作,我也越来越深爱这一切。
早晨6点半,伴随着学校的广播睁开眼睛,简单的洗漱过后,一天的工作从7点正式开始。这里的每个英语老师都需要负责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而我带的四三班和五三班因为分属两个不同的年级,所以我的所有教学准备都必须是两份,两份教案,两份课件,两份作业,两份试卷。一周满满当当上完了课,周末还要赶紧批改孩子们的练习册和试卷。这样的生活确实非常辛苦,自己也有感觉极度疲惫的时候,这里的冬天没有暖气,从小在北方长大,因为这样的不适应整整感冒了一个冬天,也曾经有因为发烧咳嗽三天说不出一个字的时候,也有过被一些孩子因为不好好学习气的七窍生烟、火冒三丈的时候,每每这时,我都会问自己,难道这不是一种对自己的试炼吗?难道自己选择支教不应该做好这样的准备吗?难道自己连这点儿挑战都接受不了吗?咬咬牙,坚持下来,又会为自己的努力感到感动,为自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而感到欢欣鼓舞,也为自己能够继续被别人需要感到欣慰快乐。
为了能够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我总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面对自己的工作,因为我知道自己肩膀上承担的并不仅仅是学校领导老师们的期待,更是每个学生,每个家庭的希望寄托。环望四周,商镇中心小学是一座座山峰中间孕育的小地方,而这一座座山峰似乎也预示着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需要多少艰辛,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小学的孩子还不懂这些,他们还没有想到那么远,他们在乎的可能只是每天玩的开心一点,老师上课夸我多一点。但是他们却是全家人的希望,这里的家长们大多都是农民或者是常年外出打工的一族,文化水平不高,生活条件有限,他们能给孩子最好的就是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最希望得到的也是孩子们的光明前途,我深深知道自己的责任,每次和家长打电话交流时,我都能够感受到他们因为一通电话带来的喜悦与安心,他们会觉得老师是关心孩子的,心中也会充满了希望与信心,面对他们期待的眼神,我深深知道不管自己多么累,都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我想要给孩子们的前程铺上一块砖一块瓦,让他们的道路更加顺畅平坦一些,让他们的未来能够走出去,见识更加广阔的天空。
支教这一年,一段无悔的青春,一段被人需要的时光,成就了我的幸福,带给了自己满满的正能量,希望自己也能够带给孩子们一份知识,更是一份想要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一颗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努力奋斗的勇敢的心。(北京交通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