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支教爱心故事:琴声进校园爱心撒人间

发稿时间:2015-05-08 10:3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用一年不算太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从甘西到陕南,从戈壁到秦岭,追寻足迹,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迎来了支教工作的第十六载春秋。目前,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13名志愿者在陕西省城固县山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支教工作。志愿者们始终以西工大“公诚勇毅”校训和“三实一新”校风严格要求自己,发扬西工大扎根西部精神,架起西工大与城固山区学校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出色的进行着本届支教团的工作,为志愿者工作谱写新的篇章!

  西北工业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与中国青年网联合推出“微言微行显大爱:西北工大支教团爱心故事”系列微故事,让我们一起聆听志愿者讲述支教中的点滴感悟。

  我经常在想,支教的意义是什么,在这半年多的支教生活中我渐渐明白,重要的是我们能给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什么,他们通过我们能感受到外面一种怎样的世界。顺着这样的思路,我尝试着把自己身上具有正能量的东西展现给学生们,希望让他们能透过我来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

  最近的四年级科学课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契机。期中考试告一段落后,四年级的科学迎来了声音这一章的学习。在大学的交响乐团里,我一直担任小提琴首席,于是为了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我决定给学生们演奏小提琴乐曲来作为这一章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为本章后面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具。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崔沁青在课堂上为孩子演奏音乐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崔沁青在课堂上为孩子演奏音乐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崔沁青 供图

  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当我拎着小提琴走进教室,所有人都兴奋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拥上来看这个对他们来说无比新奇的玩意儿。当城市里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这些西洋乐器的时候,大山里的孩子们可能还没有见过这些。当我把琴拿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瞪大了期盼的眼睛,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伴随着这个问题的提问我开始了本堂课的内容,“那么,现在老师给大家演奏一首《渔舟唱晚》,大家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当我架起琴,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琴声响起,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有的仰着头笑着欣赏,有的沉浸在悠扬的琴声中,有的闭着眼睛静静地陶醉在其中。那一刻我突然发觉,就是这么一个对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的演奏在这里的孩子们看来也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礼物般珍贵。一曲结束,所有的孩子们都拿着本子一拥而上挤在我身边喊着要我给他们签名,那一瞬间我竟然有一种当明星的感觉。我继续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小提琴会发出声音,“当我拨动琴弦的时候有了声音,而我按住琴弦又没有了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齐声回答:“因为琴弦振动了!”于是得到了这节课的核心结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下课铃响起,所有同学都依依不舍地看着我,又拥上来帮我拿东西“护送”我回到寝室。

  我想这一节课是成功的,我将自己的特长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仅让学生们通过亲身观察总结知识要点,又丰富了他们的所见所闻,给课堂增加了很多色彩。我也突然明白了支教一年真正的意义:我有幸在山里陪伴这些孩子们度过一年的时光,他们的回忆中,至少,曾经有个人影响过自己,带来过正能量,让自己思考,离梦想更近,这也许就是支教的意义。(西北工业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 崔沁青 朱斌)

责任编辑:李彦龙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第十届优秀志愿者评选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