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李彦龙 通讯员高宝棣 郭桂一)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月17日,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七彩国学”课堂活动。支教团老师与峰高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经典,明礼修身。
“想不想做一个爸妈喜欢的孩子?”“想不想做一个幸福快乐的孩子?” “想不想知道古代圣人是怎样告诉我们的?”支教团老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积极互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向孩子们介绍了《弟子规》,并以弟子规为主线,一起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孩子。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老师带学生一起反思,当长辈叫我们的时候,有没有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屑一顾;有没有做了一点家务时,却向父母索取小报酬;有没有想过,父母为我们做这么多,而从未向我们索取过什么……孩子们认真的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气氛慢慢由活跃变得凝重。“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需顺承”,老师继续引导,“父母、老师教育我们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望子成龙”吗?不是的,父母希望我们健康、快乐的生活。为了这个目标,他们督促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可以有尊严、快乐地活着。”所以一定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冬则温,夏则凊;晨则醒,昏则定”,老师从古代大孝子黄香的故事说起,告诉孩子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去关心自己的父母。
随着课程的展开,孩子们的情绪由活跃到凝重,又从凝重变得积极,弟子规的学习让他们更加懂事,理解父母。
最后,老师引导大家,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同学们踊跃回答认真学习,听爷爷奶奶的话,时常给爸妈打电话,用这些行动来告诉父母,我们要做一个好孩子。
据悉,峰高中心小学近一半的学生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多多少少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支教团成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专家老师,决定以国学经典的学习为线索,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做好孩子的心灵辅导老师。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将从关爱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借鉴其他爱心团体的先进经验,持续开展相关活动,让传统文化成为帮助孩子们快乐成长的重要营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