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祖国的西部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高唱青春之歌,用奋斗的汗水和泪水,在西部经历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与磨砺。他们迷茫过,失望过,渴望过,呐喊过,战斗过,用青春的责任与担当投身于西部大开发大建设的洪流之中,用激情和热情践行着志愿精神。中国青年网将推出系列志愿者文章,请我们沉下心来,静静地品味这些青年人的志愿情怀。
远方·家乡
《文成公主》里说“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而《牡丹江》里唱“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西藏,是远方,还是家乡?
先说远方,是很多内地人去西藏前对她的第一印象。48小时的火车超出了很多人的日常车程范围,真正的八千里路啊。不少人说我们志愿者有勇气,但其实西藏和我的家乡新疆有很多相似之处,那有我爱的阳光和雪山。在西藏的生活很欢乐,呆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是种享受,不需要必须付出太大的勇气。而且“行路难啊,开路更难”,进藏的几条公路和青藏铁路是多少人血汗铸成的伟大工程,“所以后来人为你们感叹”。如此点点滴滴,构成了我心中那远方的西藏。
再说家乡,这是很多人来西藏后在那里找到的感觉。夏天西藏的街道满是五颜六色冲锋衣的游客,身边的人说着川普、粤语、东北话、甚至English。这是热闹的大Party。Party上有人玩个十天半月,带着自己找寻的答案和重整的心情离开了。可如果要细细体会一个地方,一年的时间才好——可以感受四季轮回变换,可以走进一条条小巷,可以喝雪顿节的酸奶,可以品尝藏历新年的卡塞,可以知道哪家菜店便宜,可以和附近杂货店的老板熟悉地打招呼聊天。这种融入当地的归属感让我感到踏实。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匆匆步伐,不怎么装修的小店、简单但温馨的小院,像小时候的家乡,让人感到莫名的轻松和亲切。很多人因为喜欢这种感觉,就留了下来。
我们志愿者的一笔数目不算小的补贴,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也算是对我们工作的一份肯定。能用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也帮助别人做些事,心里很舒坦。很多人问我,在那边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一般都告诉他们,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有人说这个不算,在内地也可以遇到。但我想,能有如此合得来的挚友,这都是缘分,我非常幸运。冬天,几个人在宿舍围着一炉热气腾腾的红汤火锅,感受橘黄灯光下的温暖……三毛《万水千山走遍》里对南美高原的描述令人向往,而西藏人的淳朴快乐,更令人感受到“高原情”之所在。广场的锅庄,走近就会被那欢乐的氛围所感染,顿时就会忘了烦恼,觉得只要平安健康,生活就很幸福。
现如今回到江苏,水塘里的莲花开得正美,青浦修行地僧人的心就如这莲花一般吧。晚上,半轮黄澄澄的月亮挂在西边的楼上,想起队友说他被西藏的月光晒醒了。
雍布拉康许下的愿望等待实现,这地方,于很多人暂且是《牡丹江》中“到不了的远方,回不去的家乡”,而拉萨河南岸的剧场里人们正在一次次地感叹大唐公主来吐蕃壮丽诗篇的震撼。
这一年,时间太快。
这地方,成为远方的家乡。
郑航,女,苏州大学在读研究生,201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西藏专项志愿者,服务于拉萨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