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看王小波先生的《地久天长》,霞光漫天,骑着老黄牛,慢悠悠地回家,青山绿水环绕,远处还有几间茅草屋,炊烟袅袅。我向往的本是这种生活。
高中看刘亮程先生的《一个人的村庄》,犬吠、谷堆、黑夜、黄沙,还有一片寂静苍茫的大地。我向往的本是这种生活。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西部计划,成为了一名光荣志愿者,远赴新疆兵团。六师有位于中蒙边境线的北塔山牧场,也有各种美丽的农场,但我最终被分到了师部,留在了五家渠市。五家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城,仅有742平方千米,人口也只有11万,建成不过十年。市内道路干净宽敞,交通良好,再适合开车不过。用巴掌大的地方来形容它再合适不过了。后来我住进了志愿者宿舍,每天和大家一起坐班车,一起上班下班,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砍柴喂马的愿望终究成了白日梦。老志愿者们说在这里依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成长呢——我期待着。不久前由山西话剧院为六师屯垦戍边事业量身打造的《生命如歌》大型话剧表演在五家渠市连续演出七天,这便是我的第一次志愿服务,也是我第一次看话剧。场景布置精良,演员敬业认真,这让初来乍到的我对这里有了更多地了解,对六师精神也有了更多的认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志愿者初到岗位在组装高低床。邱晗供图
来疆后从不做防晒措施的自己,用上了隔离霜、防晒霜、芦荟胶和晒后修复面膜,但事实告诉自己还是太天真,肤色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加深。不过虽然光照强烈,但人实际感受到温度并不算太高,譬如树荫内外完全是两个世界。再说昼夜温差大,白天在太阳下站一分钟,脚底就会像烤熟了一般,而暮色渐深、夜凉如水,又仿佛入了深秋,即使盖着厚被也不会热。与夏天闷热的济南相比,这里简直像是避暑胜地了。基于昼夜温差大这一点,新疆的水果十分甘甜,在家乡吃葡萄经常酸倒牙的情况,在这里完全不用担心;不仅如此,一〇三团还被誉为中国的“哈密瓜之乡”,其中最有名的叫做伊丽莎白,在亮剑精神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曾有幸品尝到,瓜如其名。不过随之而来的甜蜜烦恼就是太容易长肉,有位同乡的老志愿者在这里一年便生生胖了四十多斤!
再讲件奇怪的事情,重庆人能吃辣我们都知道是因为那里潮湿,辣椒可以祛湿。按理新疆气候干燥,当地人应该是不吃辣或少辣才对,恰恰相反,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就见识到了新疆人吃辣的功底,西红柿炒鸡蛋竟也放进了辣椒!后来听说在新疆辣椒、洋葱和西红柿都算是配料,意思是炒任何菜都可以把它们加进去,所以至今我已经吃过了西红柿炒菜花、土豆、白菜等等,当然里面也都有辣椒。这对于爱吃辣的我而言,简直像是到了天堂。还有酒,号称“夺命大乌苏”的乌苏酒,为什么会有一个这样恐怖的名字呢,一是因为它的容量比内地常喝的青岛啤酒大了许多,足足有660ml;二是容易醉,据说有位平时颇能饮酒的男生,才喝了三瓶就已经醉倒在地。自己也曾试过,只喝一小口便有了头晕的感觉,感慨果真名不虚传。
来到五家渠后的每一天都是如此丰富充实,忙碌之中得到了大量的锻炼,余暇之时可思考学习,感动之余发现了自己的成长。这一切使我深深庆幸曾做出的决定,虽然没能像大多数同学,参加工作或者继续求学,而是来到了距家三千多公里的六师五家渠,远离亲人挚友,远离熟悉的环境,但我并不后悔,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生活过成诗。生命亦如歌,时而低沉时而激昂,乐章中每一个音符都由我们自己弹奏;而生活里每一道岔路口也都由我们自己决定——尊重自己的选择,珍惜自己的选择,才是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愿所有为自己做出选择的人,拥有乘风破浪的勇气,斩断荆棘的智慧,观赏雨后彩虹的绚烂!(新疆兵团六师志愿者 邱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