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风云 >> 典型人物 >> 正文

刘浩洋:让青春“志愿红”闪耀在边疆

 

2025-04-15 14:33:0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   

  4月12日,天蒙蒙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团工委委员、西部计划志愿者刘浩洋已骑上自行车出门了。他的车筐里装着当天黑油山老年社区活动的道具材料,背包里还塞了本宣讲手册,这是他在社区基层服务的日常标配。到新疆参与志愿服务的一年多时间,刘浩洋把青春的“志愿红”编织成石油之城克拉玛依市温暖的经纬线。

  2023年9月参加自治区团委青年宣讲员培训时,刘浩洋作为代表发言。受访人供图

  2023年夏天,刘浩洋提着行李箱,登上了从郑州飞往新疆的航班。当飞机掠过祁连山脉的雪顶时,他望着舷窗外逐渐清晰的黄沙戈壁,才真切意识到自己此次西行的分量。在天津仁爱学院主修信息工程专业的他,本可以在城市找到安稳工作,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海报上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像一根红丝线牵引着他的脚步。

  初到克拉玛依,这座浸润着石油文化的城市让刘浩洋感到新奇又陌生。他服务的胜利路街道办事处,是克拉玛依市成立较早的街道,青年人口流动性大,老年人口多,社区服务和团务工作亟须加强。刘浩洋一到岗位,就一头扎进工作中,跟同事挨家挨户走访,与社区团干事深入交流,了解团员情况,用心挖掘阵地资源。

  那些日子,刘浩洋的脚步匆忙却坚定,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从未浇灭心中的热情。渐渐地,他对这里的一切熟悉起来,迅速适应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刘浩洋和同事积极创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带领志愿者把石油精神编成相声,生动讲述克拉玛依石油工人如何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故事。

  每周六,刘浩洋还会带领志愿者们前往黑油山老年社区开展“青春助老行动”,为老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他们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唱爱国主义歌曲。如今,活动已经开展了40多次,成为该社区活动的一大特色。

  2024年1月,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办事处开展主题活动时,刘浩洋在宣讲法治知识。受访人供图

  2023年,在刘浩洋的组织下,由5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红马甲方阵”成为2023年克拉玛依马拉松赛场上的美丽风景。他们为选手加油喝彩,提供医疗、物资等保障。2024年,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国际交流研讨会上,他们用流利的英语和热情的态度,展现着中国青年的风采。这样的活动,他们一共参与了20余场,每一场都凝聚着刘浩洋和志愿者们的心血与汗水,生动展示了克拉玛依市青年人的活力。

  2024年,刘浩洋被评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他的事迹被改编成微电影,并在校园展映。在他的带动下,胜利路街道的志愿服务队伍从最初的几人发展为目前的300余人。“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让‘志愿红’成为克拉玛依闪亮的城市名片。” 刘浩洋说。

  暮色中的克拉玛依,灯火渐次亮起。刘浩洋站在黑油山的石油工人雕像下,看着胸前的党员徽章在灯光下闪耀。这个00后青年,在戈壁滩上种下的志愿火种,正化作点亮边疆的美丽星河。(记者 司路路)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