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风云 >> 正文

志愿者姚云鹏:用一生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015-11-20 10:2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什么样的梦想值得用生命去托付?对西部志愿者姚云鹏来说,这样的梦想是新疆托里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和画板上的缤纷色彩。

  两年前,大学毕业的姚云鹏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远赴新疆;两年后,罹患肺癌的云鹏返乡治疗,新疆、山东两地的爱心温暖着云鹏和西部计划开展13年来18万大学生志愿者。

  在人生坐标上,姚云鹏无悔地写下“志愿”二字,直至26岁生命的最后……

  怀梦援疆,特困生投身西部计划

  “我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光宗耀祖,我想用我的一生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算是活得有价值了吧。”2013年8月,怀揣这样的梦想,刚从齐鲁师范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的姚云鹏背上行囊,提起画板,踏上了济南开往乌鲁木齐的K1336次列车。

  这一年,云鹏所在的学校共有9人通过层层筛选,成为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

  姚云鹏是特困生,大学毕业后工作养家、回报父母是绝大多数寒门学子的选择。正如云鹏大学室友武聪的感叹:“一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难,家庭责任等各种因素往往不允许你去奉献自己的一腔热忱。”

  姚云鹏出生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姚家堡村。四年级时,他放学回家就开始忙活熬粥炒菜,让下地干活的爸妈回家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作为家中长子,在读书这件事上,云鹏从小就被寄予厚望。小学毕业,他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被洋湖乡中学录取;初中毕业,他以超出分数线十多分的成绩来到阳信一中;高中毕业,云鹏又成为当年村里考上大学的6个人之一。

  面对录取通知书,姚登民无比高兴,却又为高昂的学费犯了愁。

  “体格不大好,不能干重活,靠地里的收入将就着过。”年近半百的父亲姚登民叹息着。他算了笔账:家中10亩地种植玉米和小麦,收成最好的时候年收入也不过1万元;自己出去打零工,一年能有一万六七的血汗钱。这笔钱,要承担一家人的衣食起居,要赡养70多岁的云鹏奶奶,要为不再读书的小儿子盖房娶妻,还要为云鹏15岁时患上的皮肤病买药——光这一项,每次去北京看病都得花一千三四,买来的药只能维持3个月。

  幸好,云鹏的二舅慷慨解囊,拿出8000元解决了第一年的学费。入学后,云鹏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并利用周末假期兼职发传单、去印刷厂干杂活赚钱,减轻家庭压力。

  室友武聪说起这个戴眼镜、又黑又瘦、一副文弱书生模样的农村小伙儿满是感激:“鹏哥打饭时都是挑最便宜的菜,却会在我钱花光的时候慷慨地请我吃饭。”

  在另一位室友彭子浩的印象里,云鹏总是将一两套从地摊上淘来的衣服来回换洗,别人军训后都扔掉的军训服他仔细折叠好寄回家,有一件蓝白条纹的海军式T恤几乎伴随了他的整个夏天。

  彭子浩说,云鹏成绩很不错,同专业60多个同学,他能排进前10名。云鹏学习刻苦,白天上课、泡自习室,每晚跑步后,就回宿舍看从图书馆借来的美术史等书籍。

  凭借大学打下的良好基础,毕业时,在上海从事绘画教育的师兄专门来找云鹏。但云鹏婉言谢绝了师兄的好意,毅然选择西部,“西部固然苦,趁我正年轻,去实现自己的梦”。

  特困生姚云鹏没有急着赚钱照顾“小家”,却毅然成了一名奉献“大家”的志愿者。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