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新疆大学研支团随笔:感恩这最美的相遇

发稿时间:2015-09-09 10:3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我生活在南方,重庆到喀什叶城4000多公里,需要换乘两次飞机或者两次火车。可以说我真的是从远方来的南方姑娘,带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娇小的个子,茫然的眼神,第一次来到了叶城。

  初见,便好奇

  其实,叶城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作为新疆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当我们被告知服务地从和田变成了喀什叶城的那一刻起,我的搜索引擎里就全是叶城的信息。还没出发前,我手机的天气已经设定为叶城天气,地图也是叶城地图。所以,从理论上说我对叶城很了解,这里是核桃之乡,玉石之乡,有26个乡镇(场区),维吾尔族同胞占90%多,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是一个远离喧嚣和繁华大都市的世外桃源。理论上我可以侃侃而谈,说出我对叶城有多么多么了解,但是当我走出火车站的一刹那,我清楚的意识到,心中念叨了无数遍的叶城,我终于来了,我真的能说:叶城这么大,我要去看看。

  2015年7月30日来到喀什叶城县的志愿者有11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4人。刚毕业的我们,肩负着使命来到叶城县,用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实现青春的承诺: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出发之前,每个人心中都抱着疑惑和不安,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你真的要去吗?感觉会生活得很苦。”我只是默默地笑,从不反驳。在这匆匆的一生中,除了找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我想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我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所以我来了;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祖国边疆的尽头,也照亮了他们的生活,我想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面容,过着怎样的生活,所以我来了。青春应该怎样过?没有人可以给一个标准答案,但是我渴望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因为回忆这东西,我想要精心打造。那么其他志愿者呢?我不清楚,也没有问过,但是他们脸上扬起的微笑就是答案。带着一腔热血,怀抱青春和梦想,远离家乡和亲人,响应祖国的召唤,以青春的名义发挥力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星星之火将会在叶城发出耀眼的光,我们时刻做好准备,成为叶城一股新鲜的力量。假若再次相逢,希望我们都有故事可以叙说,你好,叶城,我们来了。

  再见,便喜欢

  一周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学会去适应这里的时间,适应这里的天气,适应这里的工作和家的距离。从完全不了解“访惠聚”工作,到能清楚的知道“6+2”任务、干部发挥“传帮带”作用等等一系列“访惠聚”工作专业名词,我并不骄傲自己知道了这些,因为我仅仅只是补上了我原本应该知道的知识。刚来的一个月,志愿者的生活有着太多新鲜和乐趣,第一个星期就和主任一起参观了核桃七仙园,第一次见到核桃是生长在树上,还有一层绿皮,吃到了新鲜的核桃,也见到了七棵巨大的核桃树,深深地被震撼了。震撼于明明是一个绝好的旅游景区,但是游客却很少,如果在重庆,这样具有特色的景点一定被炒得很热,四季都将会游客不断,也会吸引来一大批投资商,开发修缮景区四周的建筑,周围农民的生活也将发生变化,旅游景区必然伴随物价上涨,消费形式多样化,景区附属产品也会增加,四周的农家可以以农家乐、核桃纪念品店等等多种形式增加收入那么叶城也会像许多景区一样闻名四海吸引无数游客和投资人前来建设和发展,但我看到的景象是七棵核桃树安详且与世无争的立在那里,游客几乎没有,周边没有小商店,没有关于核桃七仙园的任何附属产品,这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宝藏,没有人挖掘,没有人去占有和打破它的天然。起初我是不太能理解还有这样的旅游景区,因为在现在这个逐利时代,为了利润,过度开发旅游景点已经再普遍不过了。但是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多少漂亮的自然景区因为过度开发,游客大量涌入,带来金钱的同时,也带走了天然的美景,一系列“旅游附属品”也带到了景区,食品垃圾、文物破坏等等现象屡见不鲜。但是,核桃七仙园依旧是自然的,没有修饰也没有破坏,它们和最初的时候一样,让人不禁觉得这是上天随性的一笔,叶城还给它自然和朴实,不去占有它,不去伤害它,只是静静地守护,这样爱得深沉地叶城,像极了一位母亲。

责任编辑:李彦龙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第十届优秀志愿者评选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