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的贵州还是时不时地飘着雨,结束了期中考试,我们终于可以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暂且抽出身,将酝酿很久的家访计划正式提上日程。
南京理工大学第十六届研支团成员开展家访,图为支教团成员走在家访路上。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四月二十八日放学后,我们南理工研支团老鹰山分队带着给孩子买的书包等文具在学校王老师的引领下开始了第一次家访。天上飘着小雨,原本就不好走的小路更加难行。家访对象小宏的家安置在一排低矮的石头房里,当我看到那间房子的时候,心里真的酸酸的。一人多高的房顶,没有客厅没有卧室没有卫生间,甚至没有餐桌没有书桌没有一盏像样的灯。十多平米的空间被我们占的满满的。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走进小宏家开展家访。图为小宏家的厨房。
南京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在后面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小宏的爸爸在三年前被检查出了肝硬化,没钱动手术,所以一直靠药物维持治疗,就这样一个月药费就2000多块钱,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宏爸爸只能硬撑着去矿上打工,甚至要下深至1350米的矿井,说到这,这个坚强的山里汉子笑了笑:总是要吃饭的,也不能老是靠她啊。话间小宏妈妈洗好了家里仅有的几个苹果,硬塞到我们手里,这个不善言谈的女人看似柔弱,其实却坚强的让人动容。告别了小宏一家,我们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除了感叹命运的不公,心里还在纠结到底能为他们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