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交流 >> 工作简报 >> 正文

2016年第5期:重庆市“山茶花”青年突击队助推精准扶贫脱贫

 

2016-06-03 15:5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简 报

 

2016年第5期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

 

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

2016年6月2

  编者按:2015年以来,重庆团市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关于印发<关于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青发〔2016〕5号)要求,联合重庆市扶贫办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地方项目--重庆市大学生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新选派260名大学生扶贫接力志愿者组建“山茶花”扶贫攻坚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深入全市18个扶贫工作重点区县的贫困乡镇、贫困村和高山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建档立卡、产业帮扶、电商培训等工作,实现扶贫人才、信息、项目、服务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批示指出,重庆团市委大力实施大学生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组建“山茶花”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是西部计划在本地的创新实施,是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央精准扶贫脱贫政策要求、青春建功十三五的有力举措。

重庆市西部计划“山茶花”扶贫攻坚
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从2008年起,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扶贫办创新扶贫开发和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方式,联合实施大学生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每年选派200名左右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赴18个扶贫开发重点区县,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建档立卡、政策宣传、产业帮扶、电商培训为主要任务,开展为期1至3年的扶贫开发志愿服务,助推贫困地区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2015年,组建“山茶花”扶贫攻坚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将项目名称更名为“山茶花”大学生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00万元,选派“山茶花”扶贫接力志愿者1384名。

  一、围绕“精准识别”,做建档立卡的主力军。

  扶贫志愿者担任贫困村驻村干部助理,纳入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参与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和结对帮扶工作。一是进村入户识穷人。通过“四看四访四算四审工作法”,逐户逐人摸底调查,精准识别1919个贫困村、165.9万贫困人口。云阳县扶贫志愿者熊菊花负责全镇六村一社区建档立卡工作,连续奋战一个月加班至凌晨3-4点,在完成摸底排查工作验收的同时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但她总是微笑着告诉大家:遵从了这份选择,虽然很累,但更多是收获快乐。二是促膝访谈知穷因。扶贫志愿者利用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优势,融入贫困群众家庭,分析致贫根源,寻找脱贫出路。涪陵区扶贫志愿者周李平亲手绘制了“民情地图”,精准图示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动态展示基础台账,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真实而生动的第一手资料。三是真情实感结穷亲。一些扶贫志愿者把贫困户认作亲人,为他们干农活、唠家常,一起算好种植账、务工账、经营账、政策账,协商制定可操作、可持续的脱贫措施。开县扶贫接力志愿者向良宏与贫困户结成亲戚,推荐贫困户到技校学习养殖技术,学成后仅养殖项目在2015年收入8000元,基本实现脱贫任务。贫困户提到能成功脱贫,要得益于产业扶贫的效果,也得益于志愿者的牵线搭桥,造血式扶贫太关键。

  二、围绕“产业扶贫”,做创业兴业的践行者。

  扶贫志愿者借助当前扶贫攻坚的大好机遇,以贫困村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投身创业兴业热潮,走出了一条“志愿者+贫困户+示范户+专业指导+网络共享”的扶贫模式。对有创业基础、创业想法的扶贫志愿者,经考查合格后优先纳入“青锋计划”及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实施对象,给予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服务和小额担保贷款支持等。截止目前,已有6名扶贫志愿者成功创业,带动农村种养殖大户99户,帮助修订完善村级扶贫规划32个,开展实用技能培训550场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610户。奉节县扶贫志愿者田长军牵头成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对脐橙老化品种进行更换,形成脐橙为主、蔬菜为辅的主导产业,新种植脐橙1500亩,其中核心示范片300亩,发展特色蔬菜700亩,覆盖全村85%以上的农户,2015年户均收入增长40%以上。彭水县扶贫志愿者李函凌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创办农业发展公司,把预约、饲养、销售、观光等禽类生产过程采用“互联网+”的营销理念进行推广,帮助100多户签约贫困户直接受益,平均收益增长20%。忠县扶贫志愿者石虹英牵头发起“我帮亲戚卖农货”项目,利用京东、淘宝等电商机构抢占农村市场的契机,组织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成为农村电商带头人,帮助贫困户采取“按需养殖、按量销售”农产品销售新模式,助力贫困户精准增收。

  三、围绕“搬迁扶贫”,做搬迁群众的贴心人。

  选派部分扶贫志愿者到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常驻,开展经常性走访群众、排查矛盾纠纷,组建村民互助式志愿者队伍,开展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推广、创业就业培训、“七彩课堂”、文体活动等,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万州区扶贫志愿者李尚兵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创设城乡社区市民学校,为搬迁群众普及文化、农技知识,宣传惠农政策。此外,扶贫志愿者普遍开展弱势群体关爱活动,利用空闲时间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在传统节日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石柱县扶贫志愿者张波坚持帮扶2位孤寡老人,服务期间走访贫困群众200余户。

  四、围绕“智力扶贫”,做激发内力的播种机。

  扶贫志愿者发挥聪明才智,通过政策宣传、开展培训、示范引领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唤醒脱贫斗志,激发内生动力,开展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南川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潼南区星火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和致富带头人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解读扶贫政策,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介绍自身成长经历,引导贫困户增强脱贫信心。城口县扶贫志愿者马玄组织全镇蜂农开展电商培训,帮助建立淘宝店,解决了当地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蜂蜜长期滞销的问题。武隆县扶贫志愿者郭长津采用“县级部门请、乡镇单位讲、实用人才教”等方式,吸纳专业技术人员成为扶贫志愿者,为全镇312名贫困人员提供种养殖技术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巫溪县扶贫志愿者汤彩珍结合扶贫政策宣传,设计祝福挂历,为辖区每户贫困家庭送上新年祝福,发挥了志愿者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