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7 10:0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在美丽的家乡播撒希望传递爱
——在“中国梦·西部情”西部计划实施十周年
座谈会上的发言
胡尔西旦·阿尔肯
尊敬的各位领导,青年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胡尔西旦,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在美丽的家乡播撒希望传递爱”。2012年7月到2013年6月我参加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在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第一小学支教一年。
读大学时,我亲眼看到了党的好政策给新疆带来的巨大变化,我觉得自己要珍惜幸福、学会感恩、懂得奉献。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时,我看到了南疆农村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求,这成了我内心最大的牵挂。当得知支教团招募的消息,我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柯坪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柯坪县第一小学是一所双语寄宿制学校,那里的孩子们几乎没有接触过英语,如何帮助孩子们从ABC开始学好英语成为摆在我眼前的第一道难题。边干边琢磨,我先是托父母寄来了一批英汉入门学习材料发给学生。然后从孩子们经常玩耍的游戏卡中受到启发,制作了一种词汇卡片,上面画有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然后用汉语、维吾尔语和英语三种语言告诉孩子们图上画着的是什么。慢慢地,孩子们自己也能制作这种卡片,还给卡片起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名字叫“阿恰卡”。阿恰在维吾尔语中是姐姐的意思,阿恰卡就是姐姐卡。后来,“阿恰卡”就在我教的几个年级迅速普及了,同学们学英语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在柯坪和孩子们处久了,我发现他们更容易满足,也更懂得珍惜。一天晚餐后,教室门口的台阶上坐着的一个小女孩吸引了我。她怀里抱着一个拉链都已经坏了的旧书包,发现我在看她,她就笑着问:“老师,您看我的书包漂亮吗?这是妈妈专门给我做的。”边说边抚摸那个在我眼里已经破旧不堪的书包。我说:“很漂亮,很好,等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老师再送你一个新书包,好吗?”小女孩儿蹭的一下跳了起来,睁大眼睛问我:“真的吗?”我点点头。她开心极了,上前搂住我的脖子亲了我一口。那一瞬间,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我突然意识到,这个破旧的书包装着的哪里是几本书啊,那分明寄托着孩子求知的梦想。今年六一,我在市里买了一个粉色的小书包送给了小姑娘。去了后才知道,孩子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是一个坚强的维吾尔族母亲一人拉扯着她和她的两个哥哥。走的时候,偷偷在孩子的新书包里装了100元钱,虽然我知道这点钱帮不了什么,但唯有如此,我内心才能好受些。
在柯坪支教之余,我们服务队还一起去县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孩子们,帮他们辅导功课、料理生活。有一次,我发现有些孩子的指甲长了,指缝里还黑乎乎的。我们就给孩子们剪指甲,一边剪一边告诉孩子们讲卫生,定期修剪指甲的好处。当我给一个叫小孩子剪指甲的时候,她低着头轻声对我说:“以前,妈妈也是这么给我剪的”。听的我鼻子酸酸的,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儿。剪着剪着我忽然发现,小家伙紧紧皱着眉头,我停下问她:“是不是疼了?”她点点头但又很快的摇摇头。我着急的问:“疼了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她抿了抿嘴跟我说:“我怕我说疼,你就不给我剪了”。那天我是一边流泪一边给几个孩子剪指甲的。我暗暗告诉自己,教孩子们知识固然重要,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爱和希望的种子,才更有价值。
很多人都说,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会觉得度日如年。但到柯坪我才发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过得飞快。一年支教服务期快结束时,我内心揪的厉害,只想抓住剩余不多的时间,再为孩子们多做一些事儿。今年4月,我与内地的大学同学联系,自费制作了一批展示新疆风光的明信片,并在广东工业大学的校园里进行义卖,筹集到了1300元钱,同时在柯坪一起服务的志愿者们又捐助了700多元。我们用这笔钱购买一些学习用具和文体用品,送给距离柯坪县城50公里外的一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原本担心,钱太少,东西也不够,会让孩子们失望。但收到礼物时,孩子们震天的欢呼声却让我们充满了感动和满足。多么淳朴可爱的孩子啊!与我们所做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事情相比,孩子们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如今,我又回到了阔别一年的新疆大学校园继续研究生学业,但柯坪的山山水水和那里可爱的孩子们却始终缭绕在我内心最深、最柔软的地方。我知道,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中,支教的经历可能只有一次,但那充实的300多天让我领悟到扶贫支教的真谛,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人间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爱。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此时,我最想对大学生朋友们说的就是:来吧!到新疆来,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一起播撒希望传递爱。
谢谢大家!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