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走过容县四季用激情点燃激情

 

2021-11-04 09:07:00   来源: 西部志愿汇   

  当秋日渐凉,变的是气温,不变的是荣县服务团成员收获的温暖与感动、立下的目标和决心。

  7月,在四川荣县这座他乡的小城里,第一次成为老师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6位成员与因缘际会的孩子们一到,捱过了三伏、熬走了酷暑,用炽热追寻炽热、用激情点燃激情。

  10月,夏末秋至,一场秋雨带来一场寒凉。萧瑟秋风中,自到岗以来的点滴动人瞬间却化作娟娟暖流,如炉火般温暖明亮,常驻心房。

  从盛夏到初秋,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在荣县走过了一季。从学生到老师,我们在培训中成长、在听课中历练,在调研中集思、在讲课中奉献,从陌生到熟悉,周遭环境、校园师生正一点点变成最熟悉的模样。点点滴滴,温暖如故。

  宣言:
  “荣县,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7月23日 气温:35°C

  从“人民的大学向党报到”到“一辈子做好事”,辗转一千多公里、跨越大半个中国,从母校来到故土,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6位志愿者们终于回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老校长的故乡。

  在志愿者见面会上,一位当地干部深情寄语:“人大与荣县的珍贵情谊代代相传,跨越时空,而一届又一届支教团的到来正是这种情谊的深刻体现,我们早就把支教团的同学当成了自己人,当成了荣县人,欢迎大家回家”。代代相传的情谊、跨越时空的回家,追寻的理想在此交汇、青春的热血在此挥洒。

荣县服务团成员在志愿者见面会上

  “荣县,是我们的第二故乡”,那一天,我们发出这样的宣言。肩负母校嘱托与“家乡”期待,心怀时代使命和青年责任,等待着我们的不仅有对知识充满渴求、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孩子们,还有将“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目标在家乡播撒的责任。

  扎根:
  “欢迎大家多来基层看看”

  8月12日 气温:32°C

  要想理解中国社会,就必须要读懂乡土这本大书。笔耕于案头的学生,追寻着“让青春绽放在祖国大地上”的指引,走进了现代化农业的田间地头。

  在荣县鼎新镇,志愿者们参观了菜稻轮作基地。“菜稻轮作的种植形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壤肥沃度,在大园区和小业主的发展模式下,又避免了盲目规模化,保障了农户的收益,实现每年每亩收益上万元。”镇长科学准确的介绍之下,是掩盖不住的欣喜与自豪。但发展之外也有隐忧,“愿意学农的人越来越少,愿意来基层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特别欢迎大家多来基层看看,欢迎大家给我们找问题、提建议。”面对热情欢迎与殷切期待,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扎根在基层,就是扎根在泥里、扎根在老百姓心里,就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争当“基层”这所大学的好学生。

荣县鼎新镇菜稻轮作示范园区

  8月1日至8月12日,志愿者们在荣县多个县直单位、镇村、企业开展了走访调研,近半个月的调研虽是走马观花,却是惊鸿一瞥。太多真诚的相待、太多热情的欢迎、太多新异的变化在志愿者的心里开启了一道“任意门”。期盼的重量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身上的责任,也让走进基层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更有底气。

  点燃:
  “我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9月2日 气温:30°C

  人大梦、西部情,志愿者们用梦想点燃梦想,用希望助力希望。在荣县一中“少年有梦”主题道德法治课上,“新老师”与“新同学”来了一次关于梦想的追问和对话。志愿者们让大家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梦想,歪歪扭扭的字迹却掩盖不了真诚正直的灵魂。“我想当一名医生,为人们驱赶病魔”、“我想当心理咨询师,治愈心灵”、“我想当一名语文老师,培养更多好的人”、“我想当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孩子们的梦想

  真挚又热烈的理想回答着志愿者们当老师的意义,也激励着他们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浇灌祖国的青春之花。考取一所大学、回报一方西部、成就一段人生,在追寻人大梦、西部梦、人生梦的路上,孩子们用质朴的语言勾勒了在民族复兴中实现个人价值的人生轮廓,而作为参与者、建设者,点燃青春的梦想、呵护不断茁壮的火苗,志愿者们将与孩子们一道,面向未来、结伴而行,做不孤独与不迷茫的追梦者。

  感恩:
  “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9月10日 气温:25°C

  志愿者们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不期而至。“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上课前,孩子们口中唱出的短短三句歌词,是心声,也是感谢。刚刚走上讲台,有紧张、也有不适,面对还有些顽皮的孩子,有着急、也有无奈。虽然成为了老师,但志愿者们也还在学习,学习和孩子们相处最恰当的方式,学习怎么给他们传递课本内外的各种知识。

孩子们送给志愿者的歌

  怀着忐忑和紧张的心情走上讲台,三句歌词,让他们领会到了自己已经成为了孩子们要感谢的人,成为了孩子们的依靠。而孩子们眼神里的肯定、渴望、好奇、专注,也在为他们传递温暖,让我们在讲台上的一举一动更有意义。这个初秋,志愿者们有了新的身份——老师。从此四季,无论风雨,只顾日夜兼程。

  守护:
  “大家都安全!”

  9月16日 气温:21°C

  9月16日,泸县发生6.0级地震,荣县震感明显。9月18日,荣县又再次发生3.2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大家都安全!”是震后老师们关心学生状况的松了一口气。“但还需要提高警惕”却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逃生本领的忧患意识。两次地震虽未带来严重后果,却提醒着志愿者们对学生进行地震逃生知识普及和应急疏散演练刻不容缓。

防震救灾应急疏散演练

  9月29日,一场“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在玉章中学开展。上课时间发生地震,学生应如何自救?教师应如何组织和疏散学生避险?在志愿者们的协助下,一场仿真演练,锻炼了师生面对地震事件的紧急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梦想:
  “老师,我想去这些地方上大学”

  10月14日 气温:18°C

  在荣县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他们以人大为民,与我们共担人大人的使命,共享人大人的荣光,这就是“人大班”。作为“人大班”的辅导员,志愿者们以建档跟踪、一对一交流辅导的形式陪伴每一位“人大班”孩子的成长。档案中记录着的成绩变化、交流内容、培养建议,都是孩子的追梦足迹、成长地图。一位“人大班”学子在与志愿者聊到国庆假期时说:“老师,其实我很想去外面看看,我还没有离开过自贡,成都、北京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去这些地方上大学。”

“人大班”档案

  到外面的世界、考上一所大学,梦想的轮廓在一次次的交流中逐步清晰。敞开心扉的“人大班”学子诉说着他们或因学习任务的繁重而焦虑,或因与老师同学相处不和而苦闷,或因与亲人的分隔而孤单的成长烦恼。志愿者们也从老师变成年龄相差无几的大哥哥、大姐姐,通过诉说亲身经历、分享成长故事帮助他们摆脱烦恼,也引导他们找回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决心。

志愿者与人大班学生交流

  邂逅一座城市、邂逅一方乡土、邂逅一群灵魂,荣县炽热的夏天掀开了热情洋溢的青春故事的序章。

  青春以此为家、梦想从此出发,在属于志愿者们的第二故乡里,亲历夏秋、走过四季,点滴动人瞬间温暖如故,他们与孩子们的梦想正随着暖流向上升腾。(国人民大学研支团投稿)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