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 09:28:00 来源: 微信公众号“新疆共青团”
新疆是一片神奇的热土。在这片土地上,有了热爱它的人,便就有了动人的故事
2006年,北京大学开始向新疆输送西部计划志愿者。16年过去了,北京大学这份朴素的坚持仍在继续,前有优秀先辈,后不乏济济来者。
一起来看看,北京大学研支团志愿者在乌鲁木齐县庙尔沟中学服务的支教故事吧。
好的课应该是艺术品
董燚枫是北京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团的队长,负责高二年级的三个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工作。
讲好每一堂课,是董燚枫对自己的要求。政治学科不仅有深度、广度,更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举一反三,深入浅出。他尊重每一位学生,每次站上讲台,都会朝学生深深鞠上一躬。“好的课应该是艺术品,看到学生没有专心听课,我觉得是自己讲课不够精彩……”他说。
满足学生需求,是董燚枫的价值所在,这不仅需要做好本职工作,更需要发挥能动性。在校生无暇收看新闻,他便抽时间做时政快报、评述,陪他们贴近时代的脉搏;学生在各科学习上存在漏洞,他便总结有针对性的知识提纲分发给大家;了解到有学生对复习资料有需求,他便专门从北京购买了一批高质量的教辅书籍,赠送给高三的孩子们……
董燚枫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一个人寻找自己幸福的能力。在课堂之外,他爱和学生们待在一起,做他们“麦田里的守望者”。“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的一句哲学箴言,对于性格与观念正值塑形期的高中生而言,尤为重要。董燚枫发现,大多数学生缺少自我认知的思维,少有学生能拿捏、表达自身个性。为了帮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董燚枫准备了“生涯规划沙龙”和“心理测试课堂”。看着学生们热切地交流着自我,听他们说出“我的特点是……”,“我想成为……”,董燚枫深感欣慰。“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人不厌其烦地扮演‘思想牛虻’的角色,为他们赋予能量。我愿意尽我所能地做每个孩子的苏格拉底。”他说。
新疆的孩子多才多艺,董燚枫的班上不乏在绘画、民乐、播音主持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为了让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更加丰富多彩,他带着学生排练微型电视音乐剧,他们一起改编剧本、设计动作、制作道具……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都弥足珍贵。
支教,是虔诚而恭敬地播撒种子
郝翔宇是本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支书。身为南方人,见惯了江南小桥流水,第一次来到乌鲁木齐,他就被西北地区壮阔绵延的群山所深深震撼。他在日记里写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想这句诗用来形容庙尔沟再合适不过。”
他在庙尔沟中学教高一两个班的英语。学生普遍基础比较薄弱,摸底考试的分数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让学生爱上英语、爱上学习,并且能持之以恒追求进步,最终取得理想成绩,成为了他这一年不懈努力的目标。
为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他在课件中插入一些简单的英语学习视频,多媒体的加入让课堂集中度和活跃度焕然一新。为让学生能有更加扎实的基础和更加灵活的运用能力,他在传统的每日单词听写基础上,还加入了额外的英语学习回顾内容。为能深入浅出地讲好语法,他将《剑桥高级英语语法》上的相关内容反复研读,尽量在课堂上用最简单的句子,给学生讲清语法背后的规律。为让学生更自信、积极,他和英语组的其他老师开发了“传统文化×英语作业”板块,通过手抄报、海报、思维导图等方式,展示学生风采。
在日复一日地敦促教导下,学生不仅说英语更自信、自然,和老师也更亲近了。在校园里,你往往能看到三五个学生围着郝老师,讨论英语语法或是作文写作;你也能在体育课看到他与学生一起挥洒青春的汗水——亦师亦友,大概说的就是这样吧。
回顾这段时光,他说,支教于他,是虔诚而恭敬地在自己的田园播撒种子。传递给孩子们的,不只是一时一地的前人故事,一文一段的课本知识,而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文化精神,是广阔的视野、博大的情怀与坚定的理想信念。
同伴都是“去”新疆,她是“回”
田雪瑶,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疆和田人。
其他同伴都是“去”新疆,她是“回”。
带着热情,带着梦想,带着爱。
她说:“作为从新疆走出去的孩子,在接受了国家好政策的帮扶之后,理应回到家乡做些什么。”服务期间,她担任高三年级英语老师。孩子们的高考,也是她人生中正在进行的“第二次高考”。
她班上的学生,从九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再加上英语学习意识不强,孩子的基础普遍较差。正赶上考试科目调整,这群牧区的孩子们面临着比原先更激烈的竞争。升学竞争激烈,作为支教老师的田雪瑶更是诚惶诚恐地对待毕业班的教学。真正给她信心的还是班里一个学习基础薄弱的孩子。那个孩子几乎不能理解高中阶段的英语语法,一模之前几乎每次考试都只能考十几分,还好高三是从基础语法开始复习,于是在田雪瑶的帮助下,他的漏洞得以慢慢补上,在之后的模拟考试中每次都能取得将近20分的进步,他的进步也得益于三年来从没有自我放弃。
在孩子们的身上,田雪瑶看到了一种希望,那是一种能够突破客观限制而不断向上的能量,也是新疆乃至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她回到新疆,为的也正是这种希望。她期盼这希望像新疆金灿灿的油菜花一样,落地生根,多一些,再多一些。
这是个“大挑战”
韩煦泽,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现在负责初中两个年级的地理。
他说:“这是个大挑战!”地理不是初中的主课,同学们学起来缺乏激情和热情;而地理本身也并不是他所擅长的学科,但这些问题都没有难倒他。他很快进入了老师的角色,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课程知识和教学方法,制定好了一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根据七、八两个年级不同的学情特点,他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八年级的学生基础不牢,又即将面临学考,因此他将教学进度设置得紧凑,新课也兼顾复习,保证了之前一年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够顺利跟上课程进度,也为学生打下了稳固的应试基础。而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初中校门,属于第一次遇到地理学科。针对这一情况,韩煦泽决定以“兴趣”为切口——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增加知识性内容,拓展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所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更让地理素养成为学生们自身能力的一部分。
除了注重学生们学科内容的学习,韩煦泽更加注重在课堂的潜移默化中拓展学生们的眼界。“如果没有对大山外面的世界发自内心的向往,也就不会有向前奋斗的不竭动力。而如果没有对外面的充分了解,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向往。”他说。
他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多问“为什么”和“凭什么”两个问题。这是韩煦泽在第一堂课上就对学生们提出的要求:“当你们不清楚一件事背后的原理和逻辑的时候,你就要经常问出为什么,并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来找到问题的答案,追求为什么就是追求科学。”“当你发现一个不合理现象的时候,你就应当有勇气询问凭什么,询问凭什么就是追求公平和正义。”长此以往,这两个问题在他的课堂上越来越多,思辨能力的提升,也间接地让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
乌鲁木齐的夜深了。
郝翔宇把备好的书本收进背包,准备着次日照例带学生晨读。英语这门课需要积累与坚持,而学生的积累与坚持,需要陪伴。
田雪瑶在伏案阅卷。在她的努力下,模考的平均分提高了三分,相当于每个孩子多对两道题。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在学生的改错本上,她写下这句话。
韩煦泽敲着键盘,记下在服务地的教育见闻,为后续学业做好准备。作为出身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他不会忘记“敢当”的训诫。
董燚枫关闭床头灯,准备进入梦乡。他想起自己的名字,起名时算过五行,缺火,亲水。他回忆成长的经历:在北京通州的京杭运河身畔长大,后在颐和园路沾染昆明湖、未名湖的滋润——他自诩与水有缘,来到新疆后,也在寻找自己的“水缘”。刚来乌鲁木齐时,他没有找到。有一次滑雪,他望着白茫茫的雪山,心中有了答案。巨大的、白色的雪顶封存着能量。当春天到了,太阳发光发热,融化山顶上蓄势待发的白色,引得冰雪融水奔流而下,滋润那片神奇的热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涓涓细流,是时代把人凝聚在一起,让心中有爱的人相逢。冰雪融水,让人联想到支教,联想到一切心中有梦奔赴远方的人们。一代代人就这样,背起行囊,无问西东,投身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