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10:29:00 来源: 柴达木日报
假如支教可以重来一次,如何做得更好一些?回顾一年的支教时光,哪些工作没做到位,哪些工作还没做完,剩余时间里还要做哪些……这是平日里燕山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德令哈支教团的刘清、刘世德、王迎宾总在讨论的问题。
回首一年来的支教岁月,他们倍加珍惜柴达木路小学各位老师的关怀,倍加珍惜与孩子们度过的欢乐时光,倍加珍惜德令哈人民的真情厚意。
一年365天,如沙漠的鎏金匆匆即逝。而对他们来说,支教经历将为他们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年来,他们奔忙在柴达木路小学的各个班级、青燕一对一助学扶贫计划、德令哈市的志愿活动等,在有限的时间内办了许许多多实事。
“投身支教工作,挥洒青春热血。”刘世德说。
“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担当。”刘清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迎宾说。
这是他们支教前的铮铮誓言。
那么,支教的一年时间里到底做了哪些工作,为柴达木路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哪些获得感呢?
2019年8月1日,是支教团来到德令哈支教的第一天,从燕赵大地到青藏高原,辗转近2400公里的距离,他们用支教诠释着五四精神最美的价值。
刘世德是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19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生,2019年8月,他主动申请赴西部地区支教,成为燕山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德令哈支教团队长。
“报名参加支教团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们希望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初次来到德令哈被高原的美丽与神秘所吸引,小城的宁静与柔美也让他暂时忘却了思乡之愁,但与此同时,面对的却是高海拔带来的身体不适。
“有时候高原反应会导致头痛失眠,在平原不怎么感冒的我们,没想到来支教就接连中招,所以我们相约跑步锻炼,一方面是为了更快地适应高原气候,另一方面也不想耽误支教工作。”回忆起刚来到德令哈的日子,刘世德对种种不适只是轻描淡写,严寒、高反、饮食不习惯在他和伙伴看来都不算什么。生活条件的差异越大,支教的想法反而愈加坚定。
在学校中,支教团主要负责英语、科学、体育等科目的教学任务以及部分校办、团建、电教、后勤等方面的行政任务,每当有班级缺少教学老师,他们也会第一时间顶替教学。
刘清教授的是英语课,来到六年级一班,刘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唱英文歌曲。
“在上课时我们都会借助新媒体等,寓教于乐,通过生动的画面与音频,快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刘清说。
同一时间,王迎宾正在人工智能实验室给孩子们教授3D建模打印及成果展示。
“我们的教学经验和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一同成长,开展各项科技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一年时间过去了,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王迎宾说。
把每堂课上好是老师最朴素的想法,但在刘世德他们看来,“树木”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树人”。于是,支教团张罗策划了一系列学校活动:少代会、编排六一活动等……
“在教学工作之余,我们也会利用主题班会、重大节日节点,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们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刘世德说。
支教前,支教团曾想要尽全力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业与品德,可当他们来到学校后,又增添了一个新目标——将支教转变成“支心”:不仅要让孩子们掌握知识、学会做人,更要用一己之力带给孩子们温暖。
在一学期的支教工作中,支教团积极开展青燕一对一助学扶贫计划,为服务地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对接爱心资助人,并资助至高中毕业,现已资助12名学子,资助金额累计3万余元;实施青燕助梦课堂,将服务地课外教学与燕山大学校内优秀资源对接,丰富西部孩子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已举办3期,覆盖学生达近四百人。
今年是燕山大学支教团在德令哈支教的第三年。每年8月,新一批的支教团就会如期而至,在祖国西部书写青春、构筑梦想。在支教团中有这样一句口号,激励着每一个像刘世德他们一样的志愿者——“燕行海西,支教路上我们一同成长”,这不单是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更是支教团队的志愿力量、青春担当。
眼看支教生涯就要结束了,舍不得是他们共同的心声。虽然他们的支教生活快要结束,但这富有奉献使命的接力棒却依旧在他们的手中传递,相信他们会用美好年华书写时代旋律,将大好青春奉献给伟大祖国。(作者:李淑娟 李颖红 王雪斐 高洁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