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8 14:5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今早刚醒,突然看到今天是感恩节,这是来到都安的第九十天,支教路上谈谈我的“感恩”。
(一)
看到感恩,第一个想到的便是2012年的6月7日,12年江苏高考命题作文《忧与爱》让我在考场上上了一堂“感恩教育”课。
刚开始审题的时候我还记得,“忧”是忧伤?是担忧?是“忧患”?“爱”是男女之爱?是父母、朋友之类的亲情之爱?亦或是常说的“大爱”?脑子飞速旋转的十几分钟里,一个个画面飞过,到底哪些情形是爱的体现,最终得出了一个不太费脑子的结论: “爱”的体现往往都是“忧”。男女之爱往往因为想得却又不可得陷入忧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古往今来父母亲情之爱——“担忧”的最好体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对国家民族大爱的最好表达。
原来在我们的生活里,爱无时无刻不存在。回想自己成长的22年,第一次青涩懵懂的喜欢一个人却又因为不能早恋不说出口,那是爱;第一次远离家乡,要去异地读大学,父母刚开始天天打电话问这问那是爱;01年4月1日,全国人民都在关注81192号机飞行员是否被救援人员发现、03年“神五”升天举国上下一起观看发射直播,全天的话题都是航天员现在怎么样了、08年汶川地震大家都在盯着新闻看救援进度······这也都是爱。
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身边人的爱,我们也一样深沉的以同样的方式爱着身边人、爱着自己的国家。
(二)
前几天看到一篇来自一位学弟的文章,内容记得不是太清楚了,大致意思还记得:“因为我们需要独立、需要自强、需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去独自撑起一片天,所以面对父母看到我们“朋友圈”内的大学生活表达担忧、提供建议与帮助的时候,我要屏蔽父母一些内容。这样省去让他们担心,我也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看到这篇文章,我问自己:你会不会也这样?我的答案是:我会,我以前会这样,但是现在我一定不会这样。以前我这样,因为我对父母的爱很“深沉”,不想让他们为远方的我担心。后来发现其实我父母的爱和我一样,他们往往两个人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着我的朋友圈以此来了解我的生活、学习状况,在他们认为需要帮助我的时候主动来找我。我屏蔽他们后过了很久我爸问我:“你最近出什么事了吗?怎么微信也不回,也不发朋友圈了,你妈可担心你了,你快和她说说话。”从那一刻起我决定,我再也不那么做了。他们也改变了方式。我照常发我的朋友圈、偶尔告诉他们我最近解决了什么烦心事;他们只看不提,默默通过我的朋友圈和日常简短的聊天了解我的动态,在我主动提出需要帮助的时候告诉我,他们早已想好怎么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