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故事:“马背上”的最后一课

 

2019-08-16 09: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黔山峥嵘破天穹,苍云簇涌掩青翠。

  这是一匹马、一群人和一座山的故事。

图为贵州省镇宁县的崇山峻岭。扬州大学研支团 供图

  贵州省镇宁县八河村位于云贵高原的崇山叠岭间,在这里的群山最深处,散落分布着一些布依、苗等少数民族村寨。就在几年前,不少寨子仍几乎半与世隔绝,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物资匮乏,马匹是他们通往山外的主要运载工具。

  今年8月初,当“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再次来到山区开展教学。这一次,志愿者们发现蜿蜒的水泥路从山脚延伸到葱莽深处,即便是最偏远的绝壁山道也已由天堑变通途。

  “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启动于2014年6月,这是一个以马背为载体,针对贵州省镇宁县部分偏远山区村小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素质拓展教学缺位等问题,而开设的“流动课堂”。六年来,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志愿者们已经在山于山之间流转,累计为10余所村小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课程4000余小时。

  此刻,队长李若牵着那匹枣红马,即激动又感慨。她知道,这将是这个“老伙计”最后一次驮着教具进山。随着当地交通的改善,这个“第二课堂”很快就将走进历史。

  期望:大山不能阻断梦想的翅膀

六年前,贵州省镇宁县当地教师在竹片搭建的教室里上课。扬州大学研支团 供图

  2014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扬州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队走进当地山区。他们发现,这里位于全国教育系统的末梢,受制于特殊的自然条件,不少山区村小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有些学校甚至只有1-2名教师,2-3个年级共用一个教室。大部分班级只能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科技文艺、审美教育、心理健康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教学环节几乎完全空白。

  “冰淇淋为什么是凉的?”“长城是建在云朵上的吗?”“城市的高楼比眼前的大山还高吗?”……孩子的好奇心总是天马行空,第一次和山里娃接触,他们的提问让不少志愿者们鼻子一算。回忆初见时的场景,扬州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陈晟至今历历在目,“这里的孩子大部分从未走出过大山。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大部分仅仅来自课本和老师的描述。”

  “大山阻隔了孩子们的视野,但不能阻断他们的梦想。”为了打通山寨与外界交流的“最后一公里”,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志愿者们绞尽脑汁。

  “山岭陡,道路长,样样东西用马扛!” 当地木厂小学的校长张俞介绍说,人们常用这句话形容当地的生活面貌。山区条件异常辛苦,师资流失严重。尤其是最偏远山寨中的几所村小,政府曾派出好几批教师上山教学,但都承受不了当地的艰苦,陆续离开了。

  “现在寨子里大部分教师的年龄都有50岁左右了。受制于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和时间精力,不少学校根本没法开设其他课程。”当地牛田小学的校长马龙舟感慨道。

  为了补嵌当地的教育短板,2014年6月,扬州大学的志愿者们以马背为载体,建立起流动的“第二课堂”,他们利用节假日时间,面向最偏远的山区村小,开展科技文艺、审美教育、心理健康等素质拓展教学。通过这种朴素但有效的方式,和山里教师一起,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瞭望山外的窗口。

  山路弯弯,马蹄声碎。从此,这批年轻的志愿者们,用肩扛、用马拉,硬是将一批批物资送进大山。一有时间,志愿者们便会牵着马匹,深一脚,浅一脚,在山与山之间流转,为孩子们带去“第二课堂”。

  这一走,便是整整六年。

  坚守:马背上建起第二课堂

为进山的教学物资几乎全部需要马匹托运。扬州大学研支团 供图

  指南针、风向仪、静电发生器……随着马队的到达,一件件新奇的教育器件搬进了山寨村小。电脑、投影仪、多媒体……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课堂的魅力。从音乐体育到天文地理,再到生活常识……新鲜的课程内容,让知识不在变得枯燥乏味。

  六个小时的荒山野路,马背上驮着教学器材进山,晚上睡在教室打地铺……对于这批以90后为主体的志愿者们来说,这样的支教之旅几乎每个星期都会经历一次。“马背上的第二课堂”组建以来,支教队员们奔波于山里山外。道路崎岖,他们跋山涉水,一路汗水,一路高歌,有好几次,几乎贴着山崖边缘往上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是什么让他们不畏险阻,一往前行?又是什么让他们坚守六年,不离不弃?

  “他们比山外的孩子更渴望见到山外的世界。”志愿者李文慧介绍说,几乎每一次上山前,总会有孩子提前到山脚下等候。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租用山民的马匹进山,后来得知是我们的公益行为,家长们便自发组织起来,轮流送我们上山。每次到山脚下,他们便早早在山下等候。这样的淳朴和热情,这样的期盼和真诚,让我们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志愿者陈晨说。

  “每次看到窗外挤满了孩子,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在志愿者们看来,哪怕带着孩子们往山外的世界撇上一眼,也算是一种成功。

  六年来,虽然志愿者们换了一批有一批,但前辈离开,后辈继承。进山为孩子们开课的承诺不仅从未间断,而且公益的雪球越滚越大。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补嵌外,我们更注重完善当地的教育体系。”指导教师刘斯文介绍说,针对留守衍生问题,志愿们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开发了“创艺家”心理诊聊课程,通过手工创作实施艺术治疗。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问题,团队与当地教育部门组建了“笙歌跳月”舞蹈团等文艺社团,开展基础性非遗文化教学。

  2014年至今,“马背上的第二课堂”累计开展素质拓展教学4000余课时,并为当地6所少数民族村小筹集了140余万元公益物资,援建了教学楼、运动场、图书室等一大批教学基础设施,为山区输送了300余名志愿者,其中40余名长期驻守支教一线。

  团队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2018年5月,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亲自给团队写信,点赞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公益坚守,并在贵州全省掀起“建功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的热潮。

  嬗变:最后一课上的“喜”与“盼”

 

图为2019年5月,志愿者们为木厂小学筹资捐建的教学楼。扬州大学研支团 供图

  噼啪噼啪……今年五月份,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打破了木厂小学的宁静,这里是位于黔南山区最深处的一所苗寨村小。如今,寨子里第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淳朴的苗胞们载歌载舞,以最隆重的方式庆祝这座教学楼落成。很多人难以想象,就在三年前,因教室不够,这里的不少孩子还挤在竹棚里上课。

  与教学楼的落成相似,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进,山区的群众越发清晰地感受到当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这偏远的寨子也通上了水泥路。

  交通的便达,带来了产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也让村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政府、群众和社会公益力量形成的发展合力,正在当地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让群山也为之震动。

  虽然现在已经可以驱车一直到达村小门口,但“最后一课”,志愿者们依旧选择马背作为载体。从9月份开始,最偏远的木厂小学,也将迎来新的三名教师,学校已经可以自行开设所有课程。

图为扬州大学研支团成员为山村小学驮运教学设备。扬州大学研支团 供图

  在“最后一课”上,志愿者们开设的主题是“梦想与希望”。支教老师们以“手绘梦想”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并将六年来记载的当地图片影像制作成小电影,向孩子们生动展示了山乡巨变,激发他们的奋斗希望。

  “教育脱贫是一个长期过程,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项目指导教师刘斯文已经连续六年带队走进山区,亲眼见证了当地一步步的崛起。他说,“马背上的第二课堂”或将彻底走进历史,但六年来,志愿者们在山区播下的希望种子一定会在家乡新沃土上生根萌芽,并融入到当地发展热潮中,茁壮成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了解,早在一年前,志愿者便开始布局“后脱贫攻坚”时代的教育发展的新举措。如今,随着当地师资力量的完善,教学空白已经基本得到补足。单提升乡村教师的综合素养已成为迫切祈盼。

图为扬州大学研支团在新建的教学楼里给孩子们上课。扬州大学研支团 供图

  “过去是走进去,现在更要引出来!”刘斯文介绍说,从2018年开始,扬州大学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陆续资助山区教师到江苏等教育发达省份“充电赋能”。并结合当地的“扶贫攻坚”夜校,系统地交流传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真正推动山区教育革新的生力军本就应是当地的教育工作者。”在刘斯文看来,外来公益力量只是当地教育生态的重要补充。从教学生到教老师的转变,为的激发当地发展潜力,形成能够自循环成长的生态体系。(作者:张运)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