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16:17:00 来源: 广西新闻网
一个书包,一双鞋子,一本字典……这些心愿虽然简单,但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却难以实现。在今年的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能让孩子们过上一个温暖的节日,支教团的成员们就策划了一个“爱心无界·圆梦六一”的活动,征集到孩子们的99个心愿,倡议广大社会爱心人给予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微博、朋友圈、博客、转帖、现场认捐……短短的两天内,99个孩子的“心愿帖”迅速被认捐;十天之内,一本本图书、一盒盒水彩笔、一个个书包满载着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的爱涌向富川三民完小。支教团的成员们将这些礼物送到每个孩子的手中,希望“爱心无界·圆梦六一”的爱心行动能在社会各界人士的薪火相传下,携手共圆更多山里孩子的梦想。
去年的中秋节,当大部分的人都忙着和家人团聚时,支教团的成员们却选择留守富川,带上月饼走进孩子们的家里,陪伴留守学生们欢度中秋,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细心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等。他们还呼吁:关注留守学生,不但在节日,更重在日常;关爱留守学生,更需要逐步消除留守现象。在这里,支教团发扬了能帮就帮的精神,尽自己的所能,为这里的孩子带去最大的帮助。
回首过去 展望未来
图为支教团成员。校方供图
“一年前,我在美丽辽阔的瑶乡放飞了一个青春的梦想。一年后,我愿将这一段经历结为一粒饱满的油菜籽,回味着那一年的秋、冬、春、夏……”—梁冬瑶
“但愿在我离开后,接手的老师能让这些孩子继续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蒋长标
“支教的这一年将成为我的记忆中的一部分,我想每次回忆起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时,我是带着笑容的。”—石娟丽
“支教过程中,我曾问自己过得开心吗?原来我当老师虽然不是很开心,但是真的感觉幸福。我的幸福,就来源于看到学生进步的那一瞬间。”—闫丙勤
“如果没有这一年支教的经历,也许我永远无法理解教师的辛勤付出。当我回忆起这段辛苦而幸福的日子时,我也会为我自己骄傲!”—林璐
“支教的这一年,我很庆幸我能呆在政教处。在政教处,我已经俨然被锻炼成为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办案能手。”—郑华庭
如今,广西大学第一届的研究生支教团已顺利完成了一年的支教活动,传知布道的同时,也身体力行的实行着扶贫计划,帮助了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们坦言这次支教相当于一次探索,希望能给之后的支教活动提供经验。“支教路上,我们要有甘于吃苦奉献的精神,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最终拿出别人想不到的成绩来回馈学校与社会。”怀着这样坚定的信念,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已于今年7月底抵达富川,延续上一届的爱心和支教。
后记:
研究生支教团是自1999年始,由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项目。项目采取公开招募的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支教扶贫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今年广西又多增了一支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支教队伍。据悉,目前广西仅有广西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具有选派资格。 (作者:陈梓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中国青年手机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中国青年报主管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3016345号-8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843号
全国项目办联系电话:01085212269 西部计划投稿邮箱 : xibu852121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