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9 07:21:00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上海交通大学“西部计划”项目开展11年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志愿者。今年7月21日,我校新募集的10名青年志愿者正式踏上了服务之路。他们远赴新疆、西藏、云南等西部偏远地区,以无畏的豪情直面高原、沙漠的考验,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对祖国的担当,在基层岗位上彰显着青春的力量。
选择,改变着边远的村庄
凯原法学院研究生钟媛选择了在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专门委员会工作,刚适应了高原环境的她就跟随同事到山南地区开展驻村工作。连续走了几天的山路后,他们又翻越了哲古草原和海拔4890米的鲁古拉山口,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在乃西村、鲁麦村等交通难达的山村里,他们走访藏民,援建基础设施,给每家每户送去温暖。回想两个月来的服务生活,她说道:“通过我们三批驻村同事的努力,这几个村子的路况已经改善很多,也修了几条水渠解决灌溉问题,还为他们引进一些新的农产品,体育设施和公共浴室都陆续建立起来了。我深知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为村民们做的也还不够好,但真心期盼我们的点滴努力能够汇聚成江河,把小康、富裕送进每一个西藏的农村。”
选择,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阿娜古丽·热西提是我校2014届毕业生,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头屯河农场。头屯河农场是一个由汉、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17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因此,团场的干部既需要会汉语,也需要会维吾尔语,这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近年来,团场一直想开展双语教育,但苦于没有好的双语老师,而阿娜古丽的到来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阿娜古丽如是讲述她的志愿体会:“上第一堂课时一下来了50多人,我感到压力很大。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这坚定了我当好双语老师的信心。当看到学生们能够听懂彼此的语言时,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
选择,描绘出未来的希望
刘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二年级研究生,担任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在服务中,他选择了到最危险最艰苦的新疆喀什市巴楚县去工作。从七月底启程赴服务地工作至今,他逐渐习惯了当地的气候,克服了住宿与饮食方面的困难,并开始了进村驻点工作。当刘洋进村入户在走访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中,真正感觉到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城市里随手可得的资源在这里竟是如此难得。因此我更能感觉到,这里需要我们这些从城市里来的年轻人。不仅仅需要我们物质上帮助他们,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来告诉他们,未来是怎么样的。”
“饮其水者思其源,享其实者怀其树。”年轻的交大学子们选择了回报祖国的西部服务之路。秉承母校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他们翻越高山、跨越草原、穿越沙漠,用自己的行动践行青春的誓言,用奉献的汗水弹奏出青春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