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1 14:0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当我们谈起支教时,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泥泞不堪的山路,破落的一山又一村,还是孩子们破烂污渍的衣服或者是天真无邪的眼神。在来到这里之前,这些奇奇怪怪的念头一直在支教队员的脑海里不断旋转。直到踏上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的一方热土,才发现跟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
支教,对我们来说,除了日常的教书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用一年的青春只是为了来体验教师的角色,还是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成为了支教队员们冥思苦想的问题。
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
从安徽到四川,从城市到乡村,1500公里的距离,支教队员在开展助学项目的时候,有过迷茫,也有过困惑。来的第一天,支教团的三剑客就围在一起就助学活动进行了头脑风暴。
“我们可以设立奖助学金,用来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乡村里面的孩子对电影接触的少,可以去村小为孩子们放电影,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
“还可以开展各类科学人文讲堂啊,开拓孩子们的眼界”。
在我们坐而论道的时候,我们理解的支教生活就是如此。然而,事实却给支教队员当头棒喝,对当地情况的一无所知让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好好考虑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帮扶。
2015年9月26日,抵达乐至县的第30天,支教团开始了第一次家访,抵达童家镇乐善村,是中午12时,趴在凳子上认认真真做题目的小姑娘叫陈君,今年13岁,是童家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六年级学生。看到支教队员的到来,小陈君放下作业,迅速的跑进屋里叫来了奶奶。支教团的到来还吸引来了左邻右舍的邻居前来围观,邻居们纷纷说道:“这家老小不容易啊,孩子三个月的时候妈妈就离家出走了,父亲外出打工至今8年都没回来,好心人你们可得帮帮她们啊!”随后,在陈君奶奶的介绍中,支教队员们了解到这个支离破碎的家目前只剩这一老一少了,爷爷和姑姑也在几年前相继去世。由于户口不在当地,本该申请的低保补助也一直无法解决,年迈的奶奶只有靠上山采药勉强维持生活。在和支教队员的交谈中,陈君的奶奶忍不住哭了。那眼泪是难过,是心酸,是一个年近6旬的老人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
这一次的走访调研让支教团每个人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随后支教队员在当地的各大论坛以一篇题为《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微笑》的文章发帖,迅速吸引了当地广大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同时,队员通过走访解决陈君家庭的低保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联系爱心人士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当支教更多的强调精神和文化关怀时,我们深深的清楚只有解决贫困家庭的物质生活保障,才能让孩子们笑得更灿烂。
随后的支教队员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他们每逢周末便下乡走访,看望贫困留守儿童,先后累计走访乐至县6个乡镇,长期资助的贫困学生达16人,累计送出助学金过万元。
爱心陪伴,让留守儿童不在孤单
“老师,您能给我讲讲这道题怎么做吗?”
“老师,老师,我们今天做什么好玩的游戏啊?”
这是每周五下午满天星快乐四点半的活动现场,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围绕在支教老师的身边,睁大好奇的双眼。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却有一个同样的身份,那就是留守儿童。支教队员在了解到服务地的留守儿童较多,便和乐至县西街社区联合打造留守儿童之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留守儿童,他们需要的不是单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一份陪伴和关爱,在这里他们有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看电影做手工。”支教队员张大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