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 08:42: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老师,你不要哭!”今年6月,一段孩子们泪别支教老师的视频在抖音平台一经发布便悄然走红,故事的主人公正是北京交通大学第23届支教团的队员,画面中孩子们围着早已哭成泪人的支教老师诉说着离别的不舍,而这样动人的故事每年都在支教地上演。
“北交大研支团是学校多年来引以为傲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一代又一代北交大青年奔赴山海郑重交出的时代答卷,希望同学们能立足新使命,练就硬本领,迎接新身份。”在第25届研支团成团大会上,北交大团委书记魏炜寄语同学们,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魏炜希望,研支团的成员们接过为孩子们播种希望的任务,秉持“知行”校训化作点点微光,为孩子们照亮通往远方的道路。
“背着STEM(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资源包去支教,是北交大研支团的传统特色。”魏炜至今仍记得,北交大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古分队在援建的科左后旗大物实验室里向孩子们展示科学到底是什么,为学生们带来的“古代农耕机械”专题STEM科技课程。研支团成员们在课堂中向学生们讲授了记里鼓车、木牛流马等机械结构的历史及基本原理,还指导他们学习和使用几何机器人套件,亲手搭建机械结构作品,从创新思维、数学逻辑、物理构建、实践能力多个方面去带领学生感受科技文化的魅力。“他们将动手实践融入模式化的教学中,将知识从课本上单薄的文字转化为真实可触的声光电,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第23届研支团团长张佳伟告诉记者,在讲授农耕机械这一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们而言,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见识,同样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支教老师来说,也是自身授课能力进步的一大表现,能够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互相进步正是支教的意义所在。
“出发前,我们以为自己有翻山倒海的巨大能量,后来才发现我们只是盈盈微光,做不出感天动地的大事情,只能尽己所能多做一些。”第25届研支团督导员孙鸣谦说,一年的支教生活对他的触动很大,也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他希望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帮助学弟学妹们更好更有针对性地锻炼能力、培养专业技能,提高对支教地的服务水平。
团委副书记任一豪介绍,北交大共成立了25届研究生支教团,先后招募了352名志愿者。除了完成基础教学工作,一代又一代研支团成员还依托学校平台实施定点扶贫项目,立足本科专业优势,帮助科左后旗制定全旗交通、旅游、物流发展规划和各景点规划等共计10余项,为科左后旗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协助学校创新实施“学校-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产品采购模式,被收入内蒙古自治区内参,实现科左后旗龙头企业3家、合作社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321人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