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实:长在厚厚黄土层上的“留守娃娃”

 

2014-12-12 10:5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十月份,西北的天气却已渐入初冬,在向当地团县委老师实地了解留守儿童相关情况后,我和一行的支教团成员决定再次进入峪岭山区对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学习状况进行实地调研。

  早上8:00白家山小学校长开着小面包车带着我们一行四人向山里进发。校长年纪不大,30出头,打小在山里长大的他给自己总结出一个特质—“皮实”。“峪岭山区地处富平县的最北边,人口三万人,以农业为主,基本上就是“靠山吃饭”,年轻力壮的都在外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孩子,所以方圆几公里算是人迹罕至”。年轻的校长用一种饱经沧桑的无力感给我们讲述大山的生活状况。看着窗外厚厚的黄土层,我们像是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凛冽的西北风在窗外撕扯,进入山区气温明显降低。坑坑洼洼、不断转弯的盘山公路让人头昏脑胀,因为路面宽度只能容下一辆汽车行驶,校长为了避让其他车辆,一路停车n次,利用这个空档我们下车采集图片。

  在这旱塬腹地,有着沉淀了数百年之久的黄土层,厚实的黄土层经恒古以来地壳运动和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形成了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在群山的褶皱里,居住着世代靠山为生的山里人家,因为大山里特殊的地理条件,院落大多选择山坳里或山嘴上、山沟里等地势较平缓的地带。建在山梁子上的西北窑洞、土屋让人很难想象这就是21世纪新时代儿童的成长居住环境。作为一个不属于这片世界的局外人,在这苍茫、肃穆的地貌大背景下,看到这些居住在山坳里的西北儿童,心里顿生一股酸涩感。

  身旁经过的老妪背着破旧的蛇皮袋,一根细细拐棍撑起陀弯的背。她用一种打量“天外来客”的神色看着拿着“单反”咔咔照相的我们。这个画面定格在我脑子里很久,科学技术催生下的“现代文明”和这片恒古不变的大山格格不入。老人一辈子也没走出大山,留守的孩子则还没能走出大山。以前面对“走出大山”这个词总觉得有种模糊不清的遥远,但面对这山里的居住环境,更加体会到了这里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迫切。

  奔波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白家山小学。和所有建筑一样,学校建在一个地势较平缓的山坳里,很难想象一个像居民住房一样的大门赫然树立,这就是白家山小学的校门。抬头望去,“为中华至崛起而读书”几个大字,在以国旗、大山、窑洞为背景的衬托下,给人以“敬畏、肃穆”的感觉。走进学校,高扬的国旗下是低矮的围墙上面扎满了玻璃岔子。两层楼的小楼是孩子们上课的教室。校长说学校是由原村委会改建而成,虽然占地不大但也够娃娃们玩耍。学校有一片不大的菜园子,这是孩子在学校灶上吃饭的食材,一年四季靠这块不大的菜地来解决孩子的吃菜问题。山里交通不便,尤其到冬天,大雪一封路,便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所以学校一般都是自给自足。

  走进二年级的教室,空旷的教室里坐着寥寥几个人。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家里条件稍微好点的娃都去镇上、或是跟随爸爸妈妈去打工所在地读书了,剩下的都是没有经济能力外出上学,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留守孩子。方圆10多公里仅有的白家山小学,在校生67人,一到三年级孩子24人,学前班儿童42人。67个孩子中90%以上的都是留守儿童。“脸上还没来得及擦去的鼻涕”、“嘴边上残留的饭渍”、“被西北风吹皴的脸颊”、还有“没剪指甲脏兮兮的小手”这些都是父母疏于疼爱的表象,那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又会贫瘠到怎样的地步。看着在学校院子里面嬉戏玩耍的他们,明显感觉到和城里孩子不一样的地方:不是他们的衣衫褴褛,也不是他们的童真童趣,而是每个孩子脸上特有的“高原红”,总以为“高原红”是伴随着高原地区,或长时间生活在山里成年人特有的标志,不曾想到这种标记也会徘徊、驻足在这些稚嫩的孩子脸上。山里风沙大、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让每个孩子脸上都有留下了这种特有的颜色,再加上被西北风吹皴的皮肤,让人感觉年龄小小的他们瞬间老成很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