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支教团用青春播撒希冀和光明

 

2014-05-19 17:39:00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李彦龙

  在临桂县南边山乡的两所偏远的小学,活跃着一支由6名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组成的支教队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凭着满腔的热情,为山区的孩子打开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户。面对山区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他们选择了奉献;作为时代骄子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播撒着希冀和光明。与此同时,在孤寂而又艰苦的一年的支教生活中,他们自己也获得了历练和成长。5月13日,记者在临桂团县委书记莫灵梅带领下走进南边山乡玉联小学了解这群年轻人的故事。

  艰苦的支教生活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所在的南边山乡是临桂县南片乡镇中最偏远的一个。5月13日下午两点半,记者一行驱车从临桂县城出发,抵达南边山玉联小学的时间已快下午4点钟了。

玉联

支教团成员刘强强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 记者汤世亮 摄

  刚走进校园,一首合唱的英文歌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是玉联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在上英文课,记者走到教室旁的时候,一名年轻的老师正在辅导3个学生练习单词发音。上课的老师叫刘强强,他跟其他的5名同学都来自合肥工业大学,他们都在大四毕业后花一年时间参加由团中央组织的西部计划,成为一名西部志愿者到西部边远山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

  “我们来这里都快一年了,今年暑假我们就要离开这里回学校读研究生去了。”门立猛有些依依不舍地说。去年9月1日,这个全国小学开学的日子,来自河北沧州的门立猛和他的5个校友来到南边山乡玉联小学和镇泰蓝天小学。当天,刘强强就把他的QQ签名改成了“燕赵大地,慷慨之士雄壮;因梦而起,奔赴八桂之乡。一度春秋,愿为临桂托点点希望!”可是,山区支教不光是有热情和雄心壮志就够的,他们遇到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下课后,刘强强引着记者走进他们的宿舍,中间放着两张床,已经没有活动空间,这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瓦房是他跟另一名支教校友童晋的房间,做饭、吃饭和学习都在这个狭窄的空间内。“我来的第一个月体重就减了20斤。”童晋对记者说。1991年出生的童晋是支教团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在来南边山之前,他只是偶尔到过农村,更别说在这么偏远的山区支教了。由于南方的天气比较湿热,这个北方小伙跟其他的成员一样,经常上火,口腔牙龈痛,刚来的一个月牙龈痛得连口都张不开。对于水土不服来说,桂北山区的蚊子才是最令人害怕的,他们每个人身上脚上都有红红的包,满身蚊虫叮咬的痕迹。“第一个月真的很难过,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支教团团长解蛟龙说。

  与饮食习惯难以适应相比,更让刘强强和支教团成员难以忍受的是山区的孤寂。“这里离城市远,我们除了周末出去买菜,基本都是待在学校里。”刘强强说,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他们刚来这里的确有些不适应。“晚上真的‘听取蛙声一片’,连电视都没有看。”另一名支教成员但西佐幽默地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