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2025-11-19 14:26:00   来源: 微信公众号“新疆共青团”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的戈壁腹地,距离中吉边境47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所谢依特小学。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一片名副其实的抵边之地。冬季寒风凛冽,夏季烈日灼人,但在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地上,一支平均年龄仅24岁的戍边支教服务队用爱与坚守点亮了知识的星光,让教育的种子生根发芽。这支服务队就是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的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

  2022年8月,谢依特小学被确定为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校内的学生大多来自牧民和护边员家庭,因护边员肩负着护边、巡边工作,许多家长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在“包校支教”前,谢依特小学在阿图什市村级小学中综合成绩排名倒数第二,学生基础薄弱。

  在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努力下,学校办起了数学竞赛、器乐、足球等兴趣班,还成立了家委会,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短短一年时间,孩子们的成绩突飞猛进。全校各科成绩显著提升,学校接连获得“成绩突出学校”“进步之星”等多项荣誉。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得到当地广泛认可。

  年轻人要做点有意义的事

  两年前,25岁的山西姑娘高潮即将从山西大同大学毕业时,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招聘信息。“得知西部一些地方缺老师,我想发挥所长,为孩子们做点有意义的事。”同时,自己童年乡村小学的经历让她理解教育资源匮乏的处境,高潮下定决心,来到谢依特小学,教孩子们数学、英语和美术。

  从小在新疆偏远山村长大的麦麦提伊敏·库迪热提,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求学过程中,他也遇到过前来支教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他们愿意跑到我们新疆这么远的地方来支教,我为什么不能去偏远农村、牧区去帮助家乡的孩子们呢!”这份信念推着他走向讲台。

  王艺枝来自山西农业大学,2023年毕业前夕,她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决定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年华:“当时看了黄文秀、张桂梅的事迹,深受感动。人活着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或许我可以在西部找到答案。”

  坚持下来回头看,并没那么难

  初次执教,对志愿者来说充满挑战。黄少竹给一年级学生上的第一节数学课,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挑战初体验”,甚至堪称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现场”。她前一晚紧张到失眠,精心准备,结果一上讲台就被学生的“起立”吓蒙了,甚至跟着学生喊了“老师好”。

  不到10分钟,课堂纪律便逐渐瓦解:孩子们小声说话、扔橡皮、发呆、钻桌子……黄少竹站在讲台上,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手足无措。她原本精心准备的知识点,忙活了半天,只讲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内容无法继续进行。

  课后,她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个岗位,跟其他志愿者交流后,发现大家的第一节课都是状况百出。

  此后,她常常站在教室后窗外,偷偷看其他老师如何上课,如何设置问题,如何在吵闹中稳住课堂节奏。有一次,老队员正在讲“乘法的意义”,她注意到对方并不急着讲知识点,而是先提问:“你们去超市买3袋糖,每袋有4颗,一共几颗?”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看到这一幕,黄少竹恍然大悟,原来教学可以如此生动有趣,也明白了如何将抽象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一年前我还是个学生,现在却要成为孩子们的引路人。刚开始觉得千难万难,但坚持下来回头看,并没那么难。”黄少竹说。

  老师的笑容既严肃又治愈

  “闫泽峰老师挺严肃的,但是他严肃中带着很明显的温柔,有一次语文考试我考了70多分,我觉得很愧疚,老师说:没事的下次能考好就行,只要你把这些关键的知识记好就行。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好。”谢依特小学学生阿依达依·恰塔说。

  当学生没有考好时,支教老师闫泽峰用最严肃的脸说最治愈的话:“别慌,我们再试一次”。这句话像冰面下暗涌的暖流,等你低头细看时,才发现严肃的褶皱里全是化开的星光。

  生字发音不准,闫泽峰一遍遍示范,让学生跟读;语法理解不了,就结合简单的例子去讲解规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就布置分层作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对一辅导,定期展示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信心与成就感......

  “老师,你会走吗?”随着支教时间流逝,孩子们总是会问这个问题。“西部支教经历重塑了我:从急躁的大学生成长为有耐心的教师,从只关注自我到懂得‘被需要’的价值。”闫泽峰说。还有一年,就三年期满了,闫泽峰作出了决定:报考新疆教师编制。

  我去巡边了,孩子就交给你们了

  村民巴提玛不比·阿不地力达是护边员,每个月都要上山巡逻。她的孩子艾尔卡依木正在读六年级。艾尔卡依木的班主任是一名来自山西的志愿者——高淑贤。

  5月7日正午,在灿烂的阳光下,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高淑贤与村民巴提玛不比·阿不地力达在树荫下拉着家常。

  “艾尔卡依木最近几次测验成绩都不错。你上山后,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把孩子留下来辅导作业,你尽管放心。”

  “好呢。孩子昨天还跟我说,这周测验成绩提高了,你又给她送了个小礼物。”

  ……

  两人一聊就是一中午。上课铃声响起,巴提玛不比紧紧拉着高淑贤的手,眼眶泛红地说:“这两年,孩子成绩越来越好,我们一家都特别感谢你。”

  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表示:“我们虽然不能像边防军人一样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也不能像护边员一样不畏严寒巡边护边,但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卫国戍边,教育好护边员子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边境线上这些祖国的花朵树立远大理想,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材。”

  三年来,队员们始终以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谢依特小学的“逆袭”之路

  志愿者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高淑贤用AI为每个孩子描绘未来,生成的“梦想职业照”;用AI带学生走出乡村,云游中国,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更远的地方,看更广阔的世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谢依特小学不仅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学生成绩也实现快速提升。谢依特小学党支部书记金文斌坦言:“刚开始我确实担心,把300个孩子交给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行吗?”但志愿者们用成绩说话:班级优秀率从零提升到50%,及格率达96%,有的班级甚至冲进全市前五名。2023年,学校更取得了建校以来的中考最好成绩,首次有学生考取疆内初中班。

  “总书记的回信如同一束光,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今年初夏时节,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戍边支教的情况和体会,表达扎根西部、服务边疆的决心。

  五四青年节前夕,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李磊: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时候,让我热血沸腾。我要继续扎根在这里,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牢记心间,然后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上来,努力成为更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