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彭水支教故事

 

2024-12-13 11:23: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9月,我带着满腔的热血和理想走进了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县城里,带着对教育的憧憬,试图为孩子们带去一些不同的东西。支教两个多月,站在这个时点回望,虽然支教之路才刚刚开始,但这段时间的经历却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内心的复杂情绪充满了我的胸膛。对于未知的环境和未来一年的支教生活,我既充满期待,又感到些许不安。这里的学校设施简陋,孩子家庭条件普遍较差。刚踏进教室时,那些稚嫩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却又隐含着一丝丝的羞怯。作为一个“外乡人”,我意识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多的是文化与经验的差异。

  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渴望的目光时,我知道,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对未来的期待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正是这一份责任,让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两个月的相处中,我对孩子们的了解也逐渐加深。一个叫小玲的女孩,家里父母离婚,祖父母年事已高,从小就要照顾家庭。她总是默默地认真听讲,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下课也会时常来到我的办公室,询问问题,分享她的点点滴滴。我此刻也总是以“大姐姐”的身份倾听她的内心,鼓励她并且开导她,努力让这朵花开得更灿烂。还有一个叫小波的男孩,刚开学时每次上课总是趴在桌上睡觉,仿佛对课堂内容没有兴趣。后来我才知道,他的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只有每年节假日才能见上一面。每次我问他怎么了,他总是低头不语。直到有一次,我看到他在课上画小漫画,并且画得十分好看。我询问后发现他喜欢画画,在不能跟父母见面的日子里靠画画寄托思念,便鼓励他走艺考这条路。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眼中燃烧的希望。

  支教的过程,从来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这段日子,我经历了无数的挑战与困惑,也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感动。

  刚开始上数学课时,我常常发现自己讲的知识,孩子们并不完全理解。于是,我尝试改变方法,不再仅仅依赖教材,而是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让他们了解知识背后的意义。最初一些胆怯、不自信的学生,慢慢开始勇敢举手发言,主动与我交流。而他们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学业上,更多体现在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有时候,我看到孩子们认真完成作业,看到他们带着微笑走进课堂,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不仅仅是在“教书”,更是在“点亮希望”。每一次的互动,每一次的鼓励,都在慢慢改变他们的认知,给他们的未来增添了无数可能。孩子们也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坚持与勇气,他们的成长也是我个人成长的重要见证。

  我的故事,不过是千万个志愿者中微小的一部分,但我知道,每一份微小的努力,都能汇聚成巨大的力量,改变这个世界。(重庆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彭水分队队长余安琪)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