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燃烧吧!“西行”的青春更美丽

 

2024-04-09 15:24:00   来源: 重庆瞭望   

  眼下,202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正在进行。今年是西部计划实施第21年,已有累计超过5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以西部地区为主的20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志愿服务,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在“孔雀东南飞”的主流趋势下,为什么如此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一路向西”?“轰轰烈烈”地走向西部,对一个青年来说意味着什么?

  许多投身西部计划的毕业生都有一个朴素的出发点——在志愿活动中挥洒无悔青春。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千百年来,这句话从不缺少践行者。

  广东姑娘张颖怡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毅然背上行囊去到新疆。作为一名医学生,她在这里不仅看过了辽阔的山河,也看过了丰富的病例。两年时间,让她从一个“小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医者。后来,她更是选择了留在当地。

  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为1至3年,服务内容涵盖了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丰富的领域。广袤的西部地区,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开拓眼界、增长阅历、提升自我的超级“大舞台”。

  对于刚刚走出校园,希望在行走中看世界的毕业生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充实的“Gap Year(间隔年)”;对于热衷于志愿活动的新时代青年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个迸发青春热量的大舞台;对于有志在实践中磨炼自身本领的年轻人才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所生动的大学校。

  西部计划作为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国家支持力度最大、社会影响最广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无数青年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用青春在这部志愿史诗中写下了独属于自己的一段传奇。

  诗酒趁年华,大学生正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如果能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志愿活动中留下回味一生的记忆,岂不是青春的一抹亮色?如果能将所学投诸所用,以“学而时习之”精神的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不亦乐乎?

  参与过西部计划的青年往往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艰苦历练中锻造钢铁意志。

  不可否认,这样的经历是带着苦味的。谈海玉作为2003年首批进藏服务的13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之一,被分配在当时条件最艰苦的那曲从事基层医疗服务,经历着高寒缺氧、没有暖气、语言不通……

  但这些旁人口中的苦,都被她当成了打磨自己的“磨刀石”:“内地不缺我这一名医生,参加西部计划,做志愿者,就是要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4—2025年度,西部计划实施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卫国戍边、服务新疆、服务西藏8个专项。不难看出,这些对于缺少基层工作和生活经验的大学生来说都是“苦差事”“硬骨头”。

  但正如@重庆瞭望 在《年轻人该如何“吃苦”》一文中所写,这些“自找苦吃”的年轻人十分清楚,吃下“苦中苦”,并不为成为所谓“人上人”,而是为了更加接近心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作为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人才工程,西部计划引导着一批批大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有机结合,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受锻炼、作贡献,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格、增长本领才干。

  除此以外,各地还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将“青马工程”的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等系统培养模式引入到西部计划的实践育人中,持续为党和国家选拔、输送、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青年干部。

  以重庆为例,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实施西部计划的省市,重庆同时具有服务省和招募省的“双重身份”。

  据共青团重庆市委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坚持引才聚智、为党育人,截至目前已累计招募3.5万余名志愿者,有效推进了东、中、西部地区人才交流,青年人才的“蓄水池”不断扩容。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20余年来,可以看到一批又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经过基层的淬炼,正逐步成长为各行各业的“后浪”和中坚力量,在“强国有我”的历史召唤中接棒前行。

  许多参与西部计划的志愿者都怀抱一个炽热的理想——在时代浪潮中书写青年有为。

  王寿波是首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学农出身的他来到重庆綦江,和村民一起上山下田、栽桑养蚕、修桥补路,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挥洒过汗水,付出了青春。

  作为全国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竞选上“村官”的第一人,王寿波成为一名基层干部扎根綦江20余年,也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很多人认为,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因而西部需要年轻人。这固然是客观实际,但也应看到,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加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级重磅规划的叠加,广袤的西部同样为年轻人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

  此外,随着西部计划的深入开展,西部对于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升学以及在当地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愈加完善,吸引着不少志愿者扎下根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将青春投入西部,是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大势的“双向奔赴”,投身志愿服务不是一味的感性冲动,更是对自我人生规划的理性抉择。

  眼下,到西部去的“集结号”再次吹响,我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结合自身情况,坚定理想信念,在西部基层火热的实践中淬炼成长、建功立业。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口号,到今天仍不过时。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