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支教随笔:支教之行让我对新疆有了新的认识

 

2024-02-01 09:13:00   来源: 微信公众号“新疆共青团”   

  马超,中共党员,山东济宁人,聊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英吉沙分队长,现服务于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济英中学。

  奋斗青春·无悔抉择

  当潮流推人向东,我有勇气一路西行!对我来说,这已经是第二次支教之行了,也是我第二次来到英吉沙县,支教是我内心的向往,也为了兑现当年的那一句承诺。2022年7月,我参加了山东省开展的“志愿有我·让爱飞跃万水千山”鲁喀专项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伴随着到西部去的嘹亮口号,从东部到西部,从孔孟之乡到天山脚下,从山东聊城到新疆喀什,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志愿服务活动。那次的支教之行虽然很短暂,但是却让我对新疆有了新的认识,对支教也有了新的看法。

  支教的旅途是多姿多彩的,我在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的同时,也会不断去纠正他们的普通话发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深深地打动了我。离任之际,同学们找到我说:“老师,你还会回来吗?好多同学都很喜欢你讲课的方式,但是他们不好意思来给你讲。”对于这个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我只能回答他们:“如果有机会,会的,一定会的!”这段支教志愿服务的经历深深地镌刻在我的人生长河中,熠熠生辉,也为我的第二次支教旅途埋下了一粒种子。

  返校以后,在英吉沙县支教的点点滴滴在我脑中回荡,临走的那一句“我会回来的”承诺,我又能否如约兑现?2022年9月,聊城大学开始招募研究生支教团,我毅然决然地报名前往西部,这次的目的地只有一个——新疆喀什英吉沙县。经过一个多月的层层选拔,我成功入选支教团,接下来的时间,我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努力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能力。我深知这次的支教是一次全新的旅程,时间更久,教授学科的难度更高,我务必要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以应对各种状况。

  2023年7月,我坐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车,同样的7月,同样的目的地,但,这一次我怀着不同的心情踏上了第二次支教之行。回想去年的点点滴滴,美丽的南湖堤岸、宏伟的喀什古城、精致的英吉沙小刀、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陶村......一幕幕场景浮现在我眼前。来到喀什后,喀什团委组织了为期五天的岗前培训,培训期间,有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我们聊着自己与西部独有的“缘分”,畅谈着自己的梦想,各有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来疆初心——为建设大美新疆贡献一份力量。把爱留在新疆,把爱留在喀什,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现在,我们站在了一起,成为了一样的人,一样的建疆青年。

  向下扎根·向阳成长

  我始终认为,看一看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家庭情况,才能更好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每逢周末,我都会带队家访,记得一次走访期间,来到一名高三学生的家中,了解到他是一名艺考生,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告诉他:“要坚定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未来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在准备好艺术考试的同时,也不要丢下自己的文化课。”那是我第一次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跟他们讲述自己的经验,我与他们站在一起,真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那次对话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我重新审视自己,觉得自己不再是这片土地上简单的参与者,而是带着使命去作贡献的志愿者、孩子们的引路人。

  在参加完自治区团委开展的全区西部计划志愿者“青马工程”示范班后,回到学校,我带领着团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拟定了科普下乡的活动实施方案,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课程,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科普讲堂预计在2023-2024学年开展10期,目前已在英吉沙县乌恰镇第二小学、英吉沙县乔勒潘中心小学开展2期,主题分别为汽车发展史、国学经典,累计参与师生130余人。我们在策划科普宣讲活动的初期,想象到了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热情,但是来到班级,真正开始讲授课程内容的时候,同学们对知识渴望的热情,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向往,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讲课期间与同学们在一起,向大家讲述着科学知识,我感受到了教书育人的真正意义,这是我们科普宣讲的初心。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一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实践中增强本领,在历练中提升素质,在田野中收获体悟,在服务中不忘初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服务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为新时代青少年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自2021年起,聊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累计派遣19人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工作。2023年的夏天,聊城大学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员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奔赴大美新疆。支教期间,他们不断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效用,同时还致力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教育,积极开设国通语小讲堂,收获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们迈着坚定的脚步,向西部走来,用爱点亮西部孩子们心中的一盏灯,照亮求学之路,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展望新时代的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