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武汉理工大学研支团:11年爱心接力“滴滴GO”

 

2024-01-23 08:45:00   来源: 贵州日报   

  从2007年开始,武汉理工大学先后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赴贵州、湖北、新疆等地区开展支教助学,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缘分始于2013年。在这里,志愿者们带着信念与期望,完成一届又一届支教团的使命任务,为当地教育、经济、社会等发展贡献了力量,烙印下靓丽的青春底色。

  2023年7月,武汉理工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三都服务队10名队员来到三都,为三都第三小学、第四小学、城关小学、黄埔小学、特殊教育学校5所学校提供支教助学志愿服务,开启第11个年头的爱心接力。

  1月8日至1月12日,武汉理工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三都服务队来到三都第四小学、高平凤凰实验学校等学校,开展“理工·滴滴GO”助力奖学金发放活动。“理工·滴滴GO”支教团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2024年元月,研支团已在县第四小学、高平凤凰实验学校、高级中学、第三中学发放“理工·滴滴GO”助力奖学金9500元。

  11年爱心接力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队长邓志鹏一直以来坚持的价值追求。“人生总要做一点让自己能回忆一辈子的事情。”大学时期,邓志鹏主要在周围社区或者学校从事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在得知学校发布招募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通知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并成功通过了选拔。

服务队在城南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走上讲台,拿起粉笔,面对学生解惑答疑,这是航海技术专业的邓志鹏第一次踏上教学之路。非师范专业的邓志鹏,与其他队员为了胜任支教助学工作,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接受了专业培训,经历了听课、备课、试讲、老师指导等过程,记了厚厚一本笔记。

  在三都四小,邓志鹏担任六年级六班的数学老师。作为主科老师,他深感责任重大。在此前接受培训的知识积累下,他根据学生情况,通过向学校老师请教、听示范课等方式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每周六,团队准时召开例会,总结一周以来的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计划下一周的工作。大家在交流讨论中提出见解,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随着时间的见证,团队成员配合越来越默契,凝聚力越来越强。

  “追求卓越,不忘初心”是武汉理工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三都服务队的理念。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教育,团队通过开展系列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为孩子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理工·滴滴GO”就是他们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之一。“滴滴GO”来源于贵州方言谐音,是“一点点”的意思,“理工·滴滴GO”的命名蕴含着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鼓励这里的孩子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点滴的资助、无尽的关怀,该项目曾获首届志愿者服务大赛银奖。

  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三都服务队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在三都设立“理工·滴滴GO”爱心平台项目,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三都队“理工·滴滴GO”助力奖学已覆盖24所学校,累计发放奖学金160余万元,资助学生1700余人次。

  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三都四小是一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主要服务范围为城南社区、交向社区及附近村寨适龄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研支团成员之一的兰珊是贵州毕节人,与部分家长外出务工的孩子有着相同经历的她,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多了一层感同身受。

  “有的孩子可能没有那么自信,遇到教不动、教不会的情况时我也很气馁。但是在与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通过家访了解到其情况后,我意识到孩子们都是淳朴善良的。作为老师,要学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兰珊说。

  她回忆,有次外出,在街上看到班里一个学生拿着刚买的两个包子,一边递给奶奶,一边从奶奶身上接过担子,熟练地用小小的肩膀担起重量并不轻的担子。这一刻,画面深深触动了兰珊的内心。

  “这个学生在班里并不起眼,学习成绩也不好,但是那一刻我觉得他是最懂事的好孩子。”她说,支教半年的时间,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作为老师要执着于教书育人的坚守,用爱陪伴,用心教书。

  打开孩子的心扉需要从了解其内心想法入手。“我曾在班上做过一次调查,问大家有没有梦想?梦想是什么?举手的只有一半,剩下一半对于自己的梦想是比较迷茫的。从那一刻我明白,支教的意义不仅要让学生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还要从内心世界去启发、触动他们。”邓志鹏说。

  邓志鹏所在的班上有2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太好,体育成绩却很突出,比赛常常拿到好名次。看到学生长处的邓志鹏鼓励他们开辟新赛道,告诉他们发展体育特长也能有光明的未来。“孩子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自那以后,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用心背知识点,认真听课,变得更加踏实了。”

  特殊教育需要爱心和耐心

  2014年,武汉理工大学支教地新增三都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向特殊教育学校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学校。2023年,志愿者付星博、周年邦接过了特殊教育学校支教第10年的接力棒。

  “得知支教的是特殊教育学校,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教学经验,一开始是不安的。投入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心态慢慢地适应了,孩子们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待。”付星博负责启智班、聋生班的体育、常识等教学。

  跟普通学校孩子不一样,特殊学校的孩子更侧重于养成教育。“养成教育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才能引导、教会孩子形成习惯。他们其实很愿意跟老师交流,还会主动教我们手语,并请教学习上的问题。”周年邦说。

志愿者周年邦带着学生做游戏

  谈到难忘的经历时,付星博分享了有爱的瞬间。“孩子们特别真诚可爱,有时候我们从宿舍出来,手里拎着一袋垃圾,有很多孩子会跑过来主动说‘老师,我帮你拿’,然后再飞奔着把垃圾丢掉。能够帮助到别人,这也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2014年开始,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依托三都特殊教育学校,在全国首创专职助残支教工作模式,10年来共选派107名优秀志愿者前往三都开展支教帮扶工作,累计开展阳光助残活动700余次,20500小时志愿服务时数,1408人次志愿者参与。

  武汉理工大学研支团秉持融合教育理念,创新援助方式,搭建起城市与山区、普与特、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让特殊儿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得到“知识+能力+品格”的全面改善和提升。他们整合学校、同辈群体、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构建立体化、全局型的结对帮扶体系,为特殊儿童的社会缝合营造良好环境。

  “我不是笨小孩”——特殊儿童社会缝合计划是三都服务队面向特校儿童实施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项目通过设计渐进课程、打造田园工坊、搭建交流平台等,创新智力、听力障碍儿童援助路径,增进对其情感关怀,促进社会对特殊教育儿童的接纳与理解,为其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记者 罗秋红 梁珍情)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