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 08:5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从大学初就立志通过‘西部计划’到新疆去,见识一下不一样的风景,经历不一样的生活,为建设大美新疆出一份力。”“给自己一个有意义的毕业礼物。”近日,伴着《到西部去》这首熟悉而动听的歌曲旋律,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怀揣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梦想,踊跃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志愿之名,赴青春之约,唱响青春之歌。
脑海里浮现起历届“西部计划”志愿者跳动着青春脉搏、燃烧着青春激情的灿烂模样,我特别想和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们聊一聊自己走进西部、走进基层的点滴收获和真切感悟。
2003年,是“西部计划”实施的第一个年头。当时,我在华中农业大学读大学四年级。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里经常可以看到、听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追寻心中的梦想。”去贵州支教,是我当时最想做的事情、最大的梦想。怀揣着这个梦想,我走进了贵州的大山深处。两年的贵州支教,是我人生当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懂得了青春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
有一种青春叫责任,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义无反顾奋勇向前。
从迈进青春之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懂得了青春应当负重前行,应当扛起“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责任。
看到在岩洞里读书上课的孩子,在“我要为他们做些什么”的内心驱使下,2002年暑假,我走到了他们中间。“徐老师,我经常做梦梦见你。梦见好玩的时候,我睁开眼,却不见你。”“徐老师,你还会回来看我们吗?”一封封学生写给我的信,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被需要。
2003年,我在考取公费研究生的情况下,主动放弃直接读研的机会,选择去贵州山区支教。刚开始的那半年,由于没有电,陪伴自己的是煤油灯、蜡烛以及孤独、寂寞;由于不适应吃辣椒、玉米饭、酸汤的生活,自己得了胃病,身体消瘦了不少。要放弃吗?不!“去贵州支教是我自己作出的选择,我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孩子们负责!即使熬也要熬过去!”我时常给自己打气。当我熬过最苦的那半年,各种困难也就被踩在了脚下,自己的信心也增加了许多。
我们走进西部、走进基层,对个人而言,是让梦想开花的青春选择;对当地群众而言,是一起奋斗向未来的真切期待。在前行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在大学里不曾面对的困难和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想一想我们的选择将会让青春无悔,想一想那份真情的托付,鼓足信心和勇气,摔倒了再爬起来,把每一次摔倒作为每一次爬起的“垫脚石”,笃定勇毅一路前行。
有一种责任叫奉献,把奉献融入日常,在“忘我”付出中追求“大我”。
无私的旋律最动听,奉献的青春最美丽。我们选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就是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有意义的“大我”人生。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想起贵州支教时的点点滴滴。那一个个让我感动的瞬间,依然是那么清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在大石小学支教期间,有一次,好心人捐赠了物品,需要委托乡政府的人员帮着取回来。上午快下课的时候,我对学生说,我要到乡里去一趟。我刚走出教室,就听到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了声:“徐老师,您慢走!”听到这句话,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为了不影响下午上课,中午我没有吃饭,我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连走带跑“走”完了14公里的往返山路。一个个难忘瞬间之所以能够定格在心灵深处,是因为我们曾经为之付出过。我们付出的越多,带给我们的感动就越持久,我们的心灵就越发感到温暖。
西部和基层是挥洒青春汗水的广阔舞台,是绽放青春之花的广袤沃土。我们走进西部、走进基层,就要把西部和基层当成我们的家,就要把西部和基层当成安放心灵的归宿。珍爱我们所在的志愿服务岗位,珍爱我们所从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始终葆有一颗追求卓越之心、一颗无私忘我之心,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保持持久的激情、热度和韧劲,在平凡中追求“大我”,在平凡中创造感动,在平凡中成就不凡。
有一种奉献叫坚守,把坚守当成一种习惯,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定、持久地走下去。
人贵有恒。在倾情奉献的道路上不彷徨、不停歇、不止步,最为宝贵。把奉献一辈子作为价值追求,用心用情去践行,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这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方向。
两年的贵州支教,让我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也让我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切的体悟。从那时起,志愿服务逐渐成为我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了我的生活伴侣。2007年,我走进津巴布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海外志愿服务。后来,我还成为北京奥运会、深圳大运会的志愿者。现在,每周末参与志愿服务成为自己的首选项、优选项。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志愿服务所带来的快乐,这就是自己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我结束贵州支教后,我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每年都会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进行支教接力。如果把我算作第一棒的话,我们支教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第十九棒志愿者的手中了。“我出生在大水乡,我上学前班的时候,徐本禹老师正在我们乡里的大石小学支教。进入大学后,华中农业大学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坚定了要做家乡孩子成长‘助推器’的想法,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和我一样,走出山区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于是,我选择了回乡支教。”这是2021年至2022年在贵州省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水乡本禹希望小学支教的志愿者陈晓娟心中的梦。这个梦正绽放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绽放在孩子们甜甜的歌声里,回荡在山间。
一次志愿行,一生志愿情。走进西部、走进基层,会让我们对志愿服务的爱更真挚、更浓烈,志愿服务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感动、更多温暖。我们要倍加珍视这段宝贵的志愿服务经历。这段宝贵的志愿服务经历,最终所沉淀的、融入到我们血脉里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无论以后我们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岗位,都要始终践行志愿精神,都要始终把“志愿者”作为自己一生不变的身份,都要始终坚持对志愿服务的那份热爱,用你我一起来的实际行动共同唱响新时代雷锋之歌。
“路在脚下,心是火炬,建功立业,矢志不移。因为这个选择,历史将留下真心笑容。因为这个选择,我们的青春更有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带着大爱与真情,激情奋斗,忘我付出,一定会留下精彩、持久、难忘的青春记忆,一定会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精彩!
(作者系团湖北省委副书记,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