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支教随笔:将爱意播种,与感动撞个满怀

 

2023-06-07 09:01: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赶着夏天的尾巴,几名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组成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古分团,踏上了前往河套平原的旅程。巴彦淖尔,意为“富饶之湖”——北纬40度的季风吹拂黄河故道,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四面相连:这里并不是想象中铁马冰河的北国边疆,也没有孤月沧浪、龙城飞将,却是一抹水土亮丽的“塞上江南”。1956年创办的临河一中,将成为他们未来开展一整年基础教育志愿服务的希望田野,也将是他们与孩子们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的故事起点。

  正在入读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的黄心怡和我们分享了来自孩子的一封信。一次班会课上,班里孩子们收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给任意一个人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有不少孩子写给父母朋友,但意外又不意外地,有个小朋友把信写给了她。在信里,那个孩子说:“我希望,三年以后或者未来,我也会像您一样,自信地站在讲台上。”看到这封信的时候,黄心怡真切地感受到一股暖流淌过心间,其中流淌着的是作为老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这句话的意义也大抵如此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彭煜淼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正在入读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的她在工作中努力尝试新颖的授课方式、设计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比如把中外学生书信交流环节加入英语课堂,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彭煜淼说,“每天课间都会看到孩子们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放学后,他们在街边看到我,也会用力高高挥舞手臂,大声喊住我,和我打招呼;开学初,去之前任教的班级旁听英语示范课时,有的同学还往我怀里塞上棒棒糖。看着他们天真可爱的样子,我觉得,这一年遇到他们真好。去年教师节那天,孩子们在课前全体起立,齐声祝我‘教师节快乐’,课后更是满脸期待地把精心包装的亲笔画像送给我。和他们相遇,一起经历许多这样的瞬间,我心里一直都暖暖的。是他们让我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赋予我的使命和责任、快乐和欣喜。”

  正在入读传播学硕士的陈泰然任教的是个体育特长生班,“男孩子比较多,正是害羞的年纪,很多时候不太愿意主动吐露心声,管理起来也有些难度”。但陈泰然认为,她一直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未曾用语言吐露过的真挚感情。和彭煜淼的经历本质上有些相似,初秋、教师节、新上任的“菜鸟”教师、青春期还有些拘束的孩子们,但看起来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光景——9月10日上午的课前、课上、课后,都没有学生和她说“教师节快乐”。她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没有做好,或是有些慢热。然而,在下午课间,她忽然在办公桌上发现了孩子们亲手制作、悄悄送给她的礼物——他们用胶带将糖果裹成“小书包”形状,还附了一张画着她Q版头像的小卡片。这回,陈泰然确认了她的感受——孩子们是喜欢她的。在之后的教学中,她有了更多的动力和热情,“想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英语学科的魅力,因为他们是那样真挚可爱,他们值得。”

  一年的支教生涯可以只是漫漫人生中转瞬即逝的随手抓拍,也可以是能让人百般感悟、回味一生的延时影片。对于这群从上外来到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青年支教志愿者来说,这一年里,他们不仅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还成了倾听他们欢喜忧愁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花儿盛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园丁们日复一日精心培育,才能迎来盛放的一刻;教育也同理——它并不能只是一次次“顿悟”的简单加和,更多时候,则是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