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 08:49: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老师,今天是教师节,但我们没给你买礼物,看您太辛苦了,我们几个给您捶捶背好吗?”南京大学24届支教团总队长高俊丰说,他在云南楚雄双柏县第一中学的十几个学生那体验到了“全世界最好的按摩”。
高俊丰的父亲在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前往河北井陉太行山区的中学任教,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留给了山区。受父亲的激励,高俊丰也成了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从小埋下的那颗支教服务的梦想种子终于得以发芽。怀揣着一颗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赤诚之心,高俊丰来到了地处云南楚雄双柏县的支教学校,虽然对支教的艰辛和种种困难有过预想,但真实的情况还是让他“犯了难”。
初到学校,高俊丰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大计划”。他准备将东部地区的视野和思维带给孩子们,借助与孩子们年龄差相对较小的优势,为孩子们插上一双飞向外面的翅膀。他期待,支教团的到来能对当地教育带来改变。第一堂课,高俊丰准备了满满当当的拓展资料,通过许多有趣的例子和思维扩展训练。学生们的积极互动给了高俊丰很大的信心,但很快,第一次月考来临,孩子们的成绩给高俊丰泼了一头冷水。他发现,那些准备详尽的课程,学生们掌握情况反而差。
这种情况令高俊丰无比沮丧。他向老教师请教才明白,是他的教学方式偏离了重心。深度拓展的课堂内容很丰富有趣,但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孩子们理解真正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和重难点。此外,孩子们学科基础薄弱、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有问题、缺乏对待学习正确的态度,甚至班上还有“上课睡大觉、课下不写作业、开导听不进去、考试一二十分”的后进同学,这些令高俊丰苦恼不已。
对于彝乡的孩子们来说,学习道路上最大的困难不是教育资源,而是那一条条漫长蜿蜒的山路。许多当地孩子都住在偏远的山村,有些距离县城中学甚至要驱车五六个小时,再加上很多村寨是彝族村,孩子们从小都说彝语,普通话基础不太好。他告诉记者,孩子们克服路途漫长、语言不便、经济困难等问题,走进学校,进入课堂,已经是十分不易。
高俊丰发现,在这里,孩子们其实并不缺“好老师”。学校有着细致规范的管理,这里的老师们非常敬业,会为了孩子们的一道错题在寒冷的冬夜待到23点,一点一点地指导同学们把题目搞明白;会因为孩子们家庭的特殊情况而驱车山路几个小时,翻山越岭来到学生家中送去关怀和慰问。面对着这些情况,高俊丰的“梦想”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我在深入了解这里之后,逐渐发生了心态的转变,从来之前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踌躇满志转变为‘广阔天地,我在哪里?’的谨慎思考。”高俊丰坦言,放弃理想化的设想后,才把自己当作双柏的一分子,真正思考如何从小处着手,尽力做出一些改变。
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作出变化。除了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高俊丰开始挨个和学生们谈心谈话,并和他们“做交易”,在合理的范围内,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考试成绩做交换。最终,在上半学期的最后一次月考中,高俊丰所带班级的成绩冲刺到了同层次第一。
“双柏所需,我们所能”。立足双柏实际,多做一些能够带来细微改变的“小事”,成了高俊丰新的梦想。创设南雍文化长廊,完善主题科技馆,带农家娃娃体验智能机器人编码,在每个周末开设第二课堂体验课程……课堂之外的高俊丰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还是忙得脚不沾地。他说,总还是想为彝乡大地的孩子们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或许,他为彝乡孩子们做的点点滴滴就是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