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南京大学研支团开启大山里的科学梦

 

2023-02-28 10:23: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天开教泽,道启南雍。南京大学作为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之一,自1999年起已组建25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460名志愿者先后赴甘肃、山西、宁夏、西藏、云南、贵州、湖北等地的34所中小学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累计教授学生7万余人,授课31万余课时,用青春实干接力理想薪火,参与并见证西部发展。

  “没学过编程的山里娃,竟然拿下机器人大赛一等奖!”2022年4月,在南京大学研支团的指导下,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的高中生王光鹏和同学一起,以第三名的好成绩,斩获了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WRCF)一等奖,创造了云南省在这一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能取得这样的突破,离不开研支团在西部科普事业上的持续接力。”陈腾飞是参赛团队的指导老师,也是南京大学第23届研支团总队长。他告诉记者,南京大学研支团在双柏县已支教10年,多年的科普工作点亮了孩子们的科技梦,也给了孩子们实现梦想的机会。

  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依托“蓝鲸筑梦”科学教育工坊开展科普活动。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供图

  斩获世界大奖的王光鹏,在参加此次比赛前并不了解机械的原理构造,也不了解编程,但一直对科学有强烈的兴趣。在得知机器人大赛会有“蓝鲸筑梦”科学教育工作坊提供参赛指导和训练场地后,王光鹏兴奋地报了名,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他通过不懈努力一路闯进决赛。

  “在研支团,每个志愿者都怀着‘支教一地,建功一处’的信念。”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潘静表示,除教学工作外,各支教点也都会结合当地实际,孵化特色项目,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东西。

  在双柏县,孩子们对科普的需求突出,研支团72人经过近10年的接力,逐步建起如今的“蓝鲸筑梦”科学教育工作坊。在工作坊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编程,还能通过DIY课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选择电磁科学、生命健康等内容进行学习。陈腾飞表示,“蓝鲸筑梦”工作坊的资源库拥有26项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和672套自主开发的课程,能充分带领孩子们了解多种科学技术知识。

  “志愿者们不仅自己冲在基层科普一线,也借助南京大学平台将更多资源整合了起来。”潘静说,助力王光鹏获奖的“蓝鲸筑梦”工作坊资源库,就是来自由南京大学博士生组建的“科技星火服务团”。不仅如此,南京大学研支团还与其他10余支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合作,建立了“蓝鲸筑梦”科普联盟,南京大学还先后派出4位院士和10余位教授为孩子们开展科普教育,中国科协STEM教育计划等社会项目也为研支团在双柏开展科普提供了有力支持。

  “面对西部基层科普路上无以计数的困难,每一届研支团志愿者都不会退缩。”陈腾飞说。在去年带领学生参赛的同时,南京大学研支团还牵头建立了第一个科技馆。“我们希望通过科技馆为当地播下科教的种子,但设备从哪儿来?预算从哪儿来?这一度困扰我们。”陈腾飞说,他们联系了南京大学在双柏县挂职的领导,联系了校友,还搜索了针对大学生推行的项目,“尽量多争取资源”。最终,在这一届研支团结束支教前夕,科技馆终于落成。“当时就希望人生可以定格在此刻。”说到这里,陈腾飞脸上洋溢着幸福。

  王光鹏在获奖后曾感言,“曾经的梦想在心里,而现在的梦想在路上。”如今,在西部的大山里,南京大学第24届研支团已接过前辈的火炬,帮助孩子们实现更多的梦想,而在2200公里外的南京大学校园中,第25届研支团也正陆续完成各项培训,为继续共筑西部孩子的梦想做好了接力的准备。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