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6 08:38:00 来源: 南京日报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其中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去年(2022年)8月,来自江苏省内的169名优秀大学生,走进南京市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等6个涉农区,他们是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将在岗位上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志愿者,看他们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农业硕士:因为爱农业,所以做起事来很有干劲
见到安鹏月时,她正在江宁区横溪街道的试验田里忙着不结球白菜新品种的培育工作。24岁的她是南京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横溪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从事农业服务相关工作,参加乡村振兴计划已有6个月。
“青菜新品种可以从根源上减少农药使用剂量与频次,从而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安鹏月说,这是自己的研究课题,也是在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昌伟副教授、南京市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王夏研究员共同指导下进行的实验。目前实验进展顺利,有望得到一个抗病、抗虫新品种,进而推广试种。
“因为爱农业,所以做起事来很有干劲。”安鹏月从小就比较喜欢农业,大学本科也是在河北农业大学学习农业知识。
安鹏月还带着本街道12名粮食、蔬菜种植户参加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举办的农民技术培训大会,与同事们组织、策划横溪街道21个村社区粮食、经济作物农户的种植技术培训大会,邀请江苏省农科院专家进行技术讲解、产品经营推广指导等,用她的话说,希望在这段时间多为农民做点事。
经济学院毕业生:从居民眼神中看到靠双手努力的快乐
郭语阳是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2022年应届毕业生,目前在浦口区汤泉街道服务,主要负责泉西社区团支部管理、合作社筹备等工作。
“为了快速适应农村基层,我阅读了一些书籍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首先阅读的便是王宏甲先生的《塘约道路》。”郭语阳说,阅读这本书,起因于刚到的第一天,当时汤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曹晓峰来送岗时,得知他是贵州安顺的,便问他是否知道安顺平坝有个塘约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村穷、民贫、地荒”的贫困村,如今华丽转变为小康村。
“‘塘约’到底在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什么,农村基层工作应该怎么做?”带着这几个疑问,郭语阳在基层努力工作,寻找答案。
“融入乡村,就是我在理论和实践中找到的答案。我在工作之余会去拜访社区内的居民,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郭语阳说。刚来时,他了解到社区正在努力推进映泉红合作社的工作,便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参与合作社的筹备工作。
去年11月初,郭语阳再一次去合作社时,4个大棚已经建起,不仅内部设施完善,而且已经完成50万盆花的生产,销售13万盆花,带动了一些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困难户、困难退役军人等创业就业。合作社的顺利运营改变了泉西单一苗木种植的产业结构,为困难群众增收、创就业树立了榜样。这一盆盆花从种子到开放,也是1600公里外“塘约经验”的成功运用。
郭语阳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更想成为村民的一员,成为合作社的成员。
东北小伙:喜欢在基层工作,已和村民打成一片
“小司,又来了啊,谢谢你帮我办理宁惠保。”近日,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司然之又来到高淳区桠溪街道新墙村,帮有需求的老人办理宁惠保保险。
司然之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应届毕业生,哈尔滨人,由于性格开朗,村里的老人都十分喜欢他。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他已经和大家打成一片,哪户老人有基础疾病,哪位奶奶住在哪里,他都熟悉掌握。
在这里工作,司然之感到很幸福。
去年夏天炎热少雨,新墙村旱情严重,最终大家一致同意通过开闸放水灌溉庄稼,却发生了意外,上游水渠中的泥沙被水流裹挟,淤积在一位老奶奶家的水渠里并造成了堵塞。司然之说,当时他们拿起锄头赶往堵塞处,在炎炎烈日下一干就是两个小时,浑身被汗水浸透。
“之后,老奶奶邀请我们去家里吃西瓜降降暑,但是老奶奶自己却一口也不吃。她跟我说:‘看见你们这些年轻人,仿佛看到自己的儿孙,好东西当然要留给后辈们吃了。’”司然之说,老奶奶的话,不仅消散了自己身上的暑气,更滋润了自己心中那颗奉献的种子。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志愿者
可享受公务员报考等政策优惠
根据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简称“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南京市积极采用校地对接加公开招募模式,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团委联合发布招募需求,同时面向全省各高校公开招募,鼓励青年学子加入乡村振兴计划。这169名大学生中,硕士18人,本科147人,专科4人。
据悉,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是原“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的延伸。去年,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省乡村振兴局决定于2022年起联合实施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把服务范围从苏北拓展到全省各地涉农乡镇。在全省普通高校2022年应届毕业生中,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审核、考核面试、体检培训等程序,集中选拔2180名志愿者,到乡村振兴一线,从事为期1—2年的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法律服务、青年工作、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记者还了解到,参加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的志愿者,户口和档案保留在毕业所在学校,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可享受一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落户等政策。服务期满2年,经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者,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服务期满2年内,经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者,可不受户籍和生源地限制,报考江苏省公务员职位;服务期满1年,经考核合格并符合报考条件的志愿者,可报考江苏省面向志愿者定向招录的公务员职位。另外,还将其纳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支持范围,为其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服务。
预计4月份,将启动新一期乡村振兴志愿者招募筹备工作。(记者 余梦迪 通讯员 王阿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