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中国农大研支团:聆听支教故事 感受火热青春

 

2022-12-13 09:04:00   来源: 中青在线   

  “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他们的青春写照。“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是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中国农大)的校训,更是他们的青春誓言。这些人是谁?他们就是研究生支教团。

  2000年中国农大研究生支教团正式成立。22年来,中国农大共派遣24届195名同学,先后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防城港市、云南省临沧市等祖国基层一线,开展支教服务工作。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支教故事,感受他们的火热青春。

  田明升 经济管理学院

  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支教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中学

  我很幸运,能出生在一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但从小我就知道在我国西部某些地区,那里教育资源贫瘠,孩子们都有着纯净清澈的眼睛,他们眼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我看过张桂梅、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的事迹,他们不求回报的爱,炽热而绵长。这些感染着我,让我在22岁那年选择了支教服务。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暴发。作为一名基层支教老师,最让我牵挂的是当地的孩子们。支教遇上疫情,我做起了一名“主播”。

  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我若是一粒尘埃,便要组成巍峨的高山,若是一颗星辰,便要照亮一方夜色。愿我们都能种下奉献之心,为世界开一朵花。

  陈梅琼 人文与发展学院

  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支教地点: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第一中学

  我生于偏远乡村,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始终对自己拥有的教育机会与资源充满感激,深知教师资源匮乏是西部教育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我想趁年轻到西部挥洒自己的青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我回馈学校教育的方式,亦是踏上支教道路的初心。

陈梅琼(一排)

  支教期间我主要担任校园广播站老师的职务,组织安排日常宣传工作,带领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运动会和文艺晚会等校内外活动。疫情期间,为保障“停课不停学”,我担任了高一缅籍班班主任,统筹安排各科学习任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往昔,百感交集。我仍记得初为人师的稚嫩与忐忑,更难忘付出汗水后的收获与欣喜。支教一年的点滴成为我记忆深处的珍贵印记,值得回味一生。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筹备过程中的小插曲。那是我第一次组织校级活动。在指导演讲稿过程中,有一名学生袒露,那是她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而且是第一次把自己的梦想和祖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刹那间,我感觉自己也被照亮了。学生的成长让我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幸福,这份幸福又成为了我前行的动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要相信人生沿途的风景比终点的更为绚烂多彩,愿你们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思考与行动中探索无限可能,更希望你们热爱生活且敢于追梦,把奋斗作为青春的底色,做“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新时代青年!

  刘岩 植物保护学院

  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支教地点: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第一中学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伴随着时代的强音,我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行列,成为研支团云南分队中的一员。

  我们一行7名队员于2020年7月赴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开展为期一年的工作。我担任了数学老师、缅甸籍学生线上网课班主任的职务。为给学生释放学习压力,我在校内组织开展减压活动、特色社团建设等。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我坚守在边境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如参与镇康县疫情防控大排查,前往县妇幼保健院为现场接种人员提供引导服务等。此外,我们还先后多次开展“百里边关走基层”主题调研活动,了解基层教育、乡村建设、农业发展等内容,在祖国的田间地头感受边疆发展变迁。

  这一年我终生铭记。记得第一次走进班级给学生们讲解数学知识时非常紧张,并且一些同学的方言我不能完全听懂,但熟悉后同学们会尽力说普通话,会在课下与我聊天,还写了镇康方言对照普通话的小册子,这些点滴让我觉得非常温暖。孩子们的真诚善良,让我体会到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也让我觉得他们不仅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永远的朋友。

  志愿无止境,奉献天地宽。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以“志愿者”这个光荣的身份,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扎根中国大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匡开明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支教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中学

  支教一直以来都是我心底深处的愿望。与曾有过支教经历的汪磊老师交流后,他与学生在支教期间结下的深厚情谊更加坚定了我加入研支团的决心。

匡开明(一排右一)

  我服务的东兴中学地处我国西南端,与越南仅隔一条数十米宽的界河。支教期间,我负责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不少学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难以适应学习节奏,作为教师“小白”的我,也因缺少经验遇到了很多挑战。跟随当地学校结对分配的“师父”的指导下,我在原有教学大纲中穿插基础知识,补足学生短板,让学生们更好融入课堂。

  支教期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初为人师,我常常紧张忘词,他们渴望知识的眼神鼓励着我;天气湿热,刚上课我便汗湿前襟,他们默默打开讲台电扇。很长一段时间,我总会不断思考支教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能够给当地学生带来什么。不久前,一位学生联系我说,“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会想我有一位老师在北京读书,我要考到去北京找他,我就有学习的动力了。”在那一刻,我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学弟学妹们,期待你们能够在自己最青春的年纪,选择研究生支教团,来到祖国边疆,在汗水与实践中收获成长,书写难忘的人生篇章。

  翁凌胤 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支教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中学

  选择支教,一方面因为父母都是高校老师,我对讲台有着特殊的憧憬,另一方面是想用这一年时间沉淀自己,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教学方面,我负责东兴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化学教学工作,同时兼任东兴中学辩论社辅导老师;在学生工作方面,我兼顾东兴中学和北仑河中学两校的团委工作,参与到团员入团、学生会招新、运动会等多项活动中;在社会服务方面,我配合共青团东兴市委员会开展“七彩假期”暑期宣讲活动、“青年科学家进校园”科普活动等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积极参与党员抗疫先锋队,协助学校管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秋季学期期中考后,我单独约谈了两个班级的同学,了解他们对化学学科的态度、未来的规划,并针对性提出当下存在的问题。有学生说:“我初中基础特别差,运气好考来高中,现在想学习还来得及吗?”也有说:“我想学建筑,又很喜欢化学,你能不能多教我一点?”我看着孩子们真诚的眼神,顿时感觉到身上的重担,也更明确了自己的教学计划。 

  高煊 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支教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中学

高煊(左一)

  我从小在西部地区长大,深知西部教育资源的落后和学生求学的不易,长大后我希望回馈国家对西部地区教育的帮扶,所以选择参与支教。

  我负责东兴中学高一两个班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协助东兴中学校团委,开展新团员入团、学生会招新等多项活动,并配合团委举办“边海行”课外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配合共青团东兴市委员会开展多项志愿服务工作,如深入社区开展防溺水和垃圾分类主题宣讲活动、与贫困户学生建立定点帮扶等。支教的后半年,正值东兴疫情最为严重的一段时间,我积极参与党员抗疫先锋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并坚持线上授课。

  我注意到这里的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上更多是有心无力,基础落后太多导致他们无法跟上高中的英语学习。我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从初中基础知识开始,让每个学生都能尽可能跟上大部队。

  李玥 人文与发展学院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支教地点: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第一中学

  在支教的一年间,我先后承担了高一、高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累计教授正课340节、晚自习272小时,完成教案110余篇、高考试卷66套。同时我以镇康一中团委老师的身份参与了校广播站、社团减压、演讲比赛等工作,丰富了支教学校文化艺术生活。

  上学期,因为工作调整,我陆续教了五个班,算下来有400多名学生。每次下课,孩子们总会对我说:“老师,你在北京等着我,我要考北京的大学!”我很欣慰自己能够成为他们的目标,打心底里感觉到幸福。

  学弟学妹们,万里支边、抛洒热血,前仆后继、代代相传。我们作为青年学生一定要将青春奉献祖国,将人生奋斗汇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去。

  王旭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支教地点: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第一中学

  2017年我从鲁西南一个小县城考入中国农大,我深知教育振兴对发展落后地区的重要意义。了解到学校每年派遣研支团开展支教志愿服务,我十分期望能有机会到祖国边疆讲台上,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力量。

  支教一年间,我在高二年级讲授政治课程,累计教授正课250 余课时,辅导晚自习180 余小时,撰写教案110 余篇,监考近30 场,参加集智备课活动20 余次。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主动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等志愿服务活动。

  最难忘的是抗击疫情的那段日子。那时,我和队员们坚守校园疫情防控一线,与当地师生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收获了一段极其难忘的人生经历。

  在这里,我想说:“伟大出自平凡,力量生于团结,成长源自奋斗。实践是青年成长最好的课堂。”

  中国农大高度重视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研支团组建成立后,学校对其开展为期一年的岗前培养,培养内容涵盖理想信念、教学技能、志愿服务与综合素养四个模块,不断提升研支团成员队伍质量与服务水平。去年,学校创新研支团人才培养模式,将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纳入英才学校研究生支教团专项班,全面加强研支团成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与教育教学技能,组织研支团成员赴农大附中参与教育实习、举办微课大赛、团队建设及校内外挂职锻炼,部分成员还在学校服务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专班中承担重要任务。学校第24届研支团17名成员现正在广西、云南两地支教服务,第25届研支团19名成员将于2023年7月奔赴支教地。到2022年,中国农大共派遣24届研支团195名同学到祖国基层一线开展支教服务工作,同时参与当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为边疆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中国农业大学供稿)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