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河北师大研支团扎根天祝县坚守初心用爱育栋梁

 

2022-11-25 09:12:00   来源: 微信公众号“狮小范在西部”   

  从燕赵大地到雪域高原,1300公里的距离,20余年的薪火传承,河北师范大学一届又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接力服务甘肃省天祝县,为天祝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今年,接力棒交到了第24届研支团志愿者的手中。他们带着对西北的无限憧憬、对高原的深深向往,踏上了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这片土地。

  一幅绘于西部的地理画卷

  罗晓婷服务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任教的科目是八年级地理。“大家认为地理有趣吗?这门学科难吗?”这是开学第一堂课上罗晓婷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回答的是“难”“我没有听懂过地理”“我的地理没有上过20分”。面对这些回答,罗晓婷没有畏难,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节课的备课工作,尽可能用易于理解的、贴近生活的话语把复杂的知识讲给孩子们。

  在讲《民族》的时候,罗晓婷结合天祝县境内28个民族的特点,让班里汉、藏、土、回不同民族的孩子讲述自己民族的习俗;在讲《气候》的时候,她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感受在三亚、哈尔滨、大西北一天的温度变化,感受到祖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在讲《黄河》的时候,她会找来黄河奔流入海的视频,让孩子们感受母亲河的雄壮。渐渐地,同学们对地理越来越感兴趣,她的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

  罗晓婷把同学们分为4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每天和1个小组的5位同学进行交流,或了解她们的学习情况、或谈论课外知识、或考察背诵内容。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愿意和她分享。她也了解到孩子们有的对历史、地理非常感兴趣,有的想把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有的拥有十分纯真的梦想。

  日渐深入地交流,推动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终于,罗晓婷和孩子们迎来了第一次检验。期中考试结束,当看到成绩的时候,她是惊喜的。41.8分的平均分(满分50分)、100%的及格率、65%的优秀率是所有科目中最高的。孩子们也欢呼雀跃地讨论着,“我进步了10分”“这次罗贡保才旦考了满分,我下次肯定也能”。罗晓婷再一次问孩子们,“地理难吗?地理有趣吗?”这一次答案与上一次截然不同,“太简单了,太有趣了。”

  两个月以来,孩子们从不认识经线、纬线,到今天对于每一个地理现象主动分析;从对地理课程毫无兴趣,到今天每堂课上表现得积极活跃,罗晓婷和她的孩子们都在成长。她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用真心尽全力带孩子们遨游地理的世界。

  一场雪域高原的英文盛宴

  武蕊服务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任教的科目是七年级英语。9月7日,她上了支教生涯的第一堂课。早就了解到孩子们基础不太好的她,在课上鼓励孩子们,“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有多厉害吗?你们是能够同时掌握汉语、藏语和英语的三语习得者。”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这一节课武蕊还带孩子们复习了字母歌、学习了字母操。下课的时候,孩子们跑过来围着武蕊,“老师,您的英语说得真好听,我也想像您一样!”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武蕊愈发坚定了要把教育做好的决心!

  备课的过程是将学生、教材和教师进行多维整合的过程,也是教师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情感准备的过程。武蕊积极和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并结合课堂情况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她采取了小组合作和师徒互助相结合的方式辅助教学。同时,她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为孩子们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英文电影片段,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课堂上,武蕊会依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面对枯燥的词汇课,武蕊为了让学生有趣且高效地学习,她采用语境代入法去讲解。在确定重点词汇后,她会让同学们扮演在不同语境下对话的人,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对于听说课,武蕊将情景教学法、全身反应法和交际教学法相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言能力。她为学生们模拟了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让孩子们边说英语、边用动作将其含义表达出来,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题,在情景中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对于最难调动课堂氛围的读写课,武蕊运用任务教学法,把阅读写作任务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创造出真实的交际情境,分阶段完成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独立思考,通过合作讨论,把学习英语巧妙地融入到任务中。

  课下,武蕊会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置作业,并及时做好一对一反馈。“单词不牢,地动山摇”,为此,她利用课后时间定期举行百词大赛,以赛促练,夯实单词基础。

  经过不断努力,本次期中考试中,孩子们的英语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班级及格率达到85%,优秀率达到69%。发放成绩后孩子们拿着试卷跑到武蕊的办公室,“老师,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英语分数能这么高。”“老师,您看,按照您教给我的阅读方法,我的阅读题拿了16分!(满分20分)”……

  孩子们一声声“我进步了”、一句句“老师,这个方法真好”,让武蕊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感。她表示,在接下来的支教生活中,要怀爱前行帮助孩子们感受英文的魅力。

  一次青藏之眼的化学之旅

  学生说:老师,我很喜欢您的化学课!

  学生说:老师,我初中都没学过化学现在都能考80多分,我厉不厉害!

  学生说:老师,我以前都考个位数,现在能考80多分!

  学生说:……

  郭彧服务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任教一年级医用化学。刚开学的时候,80%的学生不认识元素周期表,而现在试卷上是鲜红的“80+”“90+”。故事的开始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9月6日,郭彧开启了她的第一堂课,但这第一堂课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她了解到,班里学生成绩好的考到四五十分,差的甚至考到个位数,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她没有害怕,而是耐心地查阅有关职业中专学生的教学方法、心理特点等资料。她下定决心这一年要摸索出一套针对职中学生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带领孩子们切实提高成绩。

  孩子们上课睡觉、发呆现象很普遍,大多数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老师在课前把课备得“漂亮”固然重要,但相较于备课,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此,每节课课前,郭彧都会针对课堂内容设计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大屏幕随机滚动的“点名器”、同组成员的“绑定CP”,以及重难点知识的“情境模拟”等,这些都成了郭彧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法宝。渐渐地,孩子们学习化学越来越积极。

  在调动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怎样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知识?郭彧在授课过程采用隐性分层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一节课她都会设置由易到难的知识点,让学生有一个渐进接受的过程。同时她要求后进生掌握全部简单知识点、部分中等难度知识点;要求中等生掌握全部中等难度知识点并探索1-2个有难度的知识点;要求优秀生掌握有难度的知识点并完成拔高作业。并且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抽检。通过一次次抽检,她会细心地记下每个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在上课的时候重点关注;她也会找后进生聊天,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为了提高孩子们持久的学习兴趣,郭彧会在每单元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知识复盘。针对复盘表现,奖励优秀学生和进步显著学生一个“刮刮乐”的抽奖机会。每个奖品的设置不同,有的是笔记本、便利贴、糖果,有的是免作业卡、免背诵卡、免听写卡。孩子们看到形式新颖的“刮刮乐”卡片以及各式各样的奖品,越发主动地学习、做题、复习,班级学习氛围越发高涨。

  转眼间,半学期已过,这两个月她虽然也因为孩子们的调皮捣蛋生过气,但看到他们逐渐活跃的课堂状态、越来越高的分数、作业本上工整的笔记,都让她感到一切的付出都值得,这也更加坚定了她用心做好教育的信念。

  一朵绽放在华锐大地的艺术之花

  张志洋服务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担任八年级美术教师。第一节课上他向同学们了解了之前美术课的上课方式。孩子们的回答是,“我们之前美术课有时会上自习,有时会做手抄报。”他还询问了孩子们是否了解家乡甘肃的文化特色,是否知道莫高窟,是不是了解过天马文化。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摇摇头,他的内心也掀起了阵阵波澜。孩子们的美术课程形式单一,何谈美育?孩子们大多对于家乡的艺术特色不甚了解,何谈弘扬文化?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带孩子们重新认识美术课,一定要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文化,一定要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认识艺术,走进艺术。

  上课之前,他会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努力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旨在唤醒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也会在课前找来敦煌的壁画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看到本省的瑰丽文化;他还会去了解搜集当地特色民族艺术作品,并精心制作视频,让孩子们看到本民族的绚烂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张志洋主张用美术学科本身的魅力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摆脱固化的思维、突破自我局限性,进而形成多样化的美术思维与想象。例如在《手工书设计》一课中,他先让学生欣赏了传统和现代两种手工书的绘制方式、排版模式以及它们的制作工艺,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感知。接下来,他引导孩子们开始创作,鼓励孩子们互相分享设计思路、互相展示、彼此欣赏,同时让孩子们在彼此交流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打磨、再加工。他不限制学生的创作方式,不断地帮助孩子们发散思维,“你的作品有法国艺术家马蒂斯的风采啊,用色非常大胆。”“你的作品很有想象力啊,可以去看看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他引导孩子们逐步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风格。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了老师的肯定,也慢慢感受到了艺术文化带来的喜悦。

  张志洋的美术课越来越受孩子们欢迎。“老师,下节课我们还可以看敦煌的壁画吗?”“老师,什么时候给我们的手工书装订呀?”“老师,可以给我们看看您画的画吗?”张志洋也越来越体会到西部的孩子也有追寻艺术的梦想。他会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告诉孩子们油画的起源、国画的发展,讲解名作背后的故事,带孩子们一起欣赏世界名画。他想多做一些、多讲一些,他想给孩子们插上追寻艺术的翅膀。

  他表示,一定会珍惜每一节课,继续引导孩子们学会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创造美的双手去提升、改造我们的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美好的人生。

  在天祝这片土地上,河北师范大学研支团坚守初心,用心做教育、用爱育栋梁,为祖国西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