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行囊,奔赴远方,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历一次亲近土地不会慌张的生活,收获一段熔铸信仰不会遗憾的光阴。他们,就是西部计划志愿者。
服务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的和振鑫说:“在人生路口选择西部计划,我始终坚定在最好的年纪选择来到云南丽江,我从未后悔。”
冷宣鸿,服务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被村医们深深地触动着。乡村医生身上有一种不畏困难、坚守理想的精神,这也是青年需要学习的地方,需坚守理想、磨砺本领,在时代潮流中把握机遇,不断奋斗与进步。”
连世强,服务于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
“我从不后悔来支教,我相信这是我23年以来做过的最勇敢的一个决定。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对我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师骄琦,服务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乐白道街道办事处
“在‘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的工作虽没有救死扶伤那么轰轰烈烈,也没有像‘白衣天使’一样千里驰援一线,但我们可以当一个‘守城人’,用坚守让这座城的人民更加安心。”
邵炜涛,服务于南华思源实验学校
“他们会在一生中遇到很多老师,可我只会有他们这一群学生。支教工作是爱心的传递,是知识的传递,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份事业。”
李苏同,服务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六街镇人民政府
“从一名‘外地人’到一名‘村里人’,从起初下村入户需要手机导航,到现在足迹踏遍六街镇9个村36个村小组。在一次次的走访中知晓群众安危冷暖,在广场上和村民们共商共议,在手电筒的灯光下排查矛盾纠纷,在火堆旁化解矛盾问题。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我选择在基层奉献青春,以不忘初心地坚守,获得继续前行的勇气。”
杨海婷,服务于共青团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委
“深刻记得有一个立卡户家庭的户主是一位78岁的婆婆,她待人友善、和蔼可亲。经过多次下乡走访、沟通交流,我们之间起初的陌生感逐渐褪去,每次下乡走访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朝她家的方向走去,看看婆婆的近况,看到她就像看到自己的奶奶一样。”
谢永杰,服务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思源实验学校
“我曾想象23岁的自己可能正在为工作而奔波,可能正在象牙塔里忙着学术论文,亦可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茫然无措。但我从未想过,23岁的自己会以第23届研支团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与家相距两千多公里的云南昌宁,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云南省项目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