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10:29:00 来源: 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
“我们有一个约定,等到他们高考的时候,都能来西安到建大上学!”
2015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珂胤在支教时和孩子们约定来西安上大学。如今,这个约定实现了。
9月4日,来自陕西洋县的陈龙,如愿来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报到。
在陈龙读初中时,李珂胤来到他所在的学校进行支教,并担任其班主任。
“他(李珂胤)当时是我们初一班主任,还给我们上英语课。李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些情况,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
2015年-2021年,这6年间,李珂胤与陈龙一直保持着联系。
受老师的鼓舞,陈龙考上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陈龙说:“我也希望将来能像李老师一样,成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然后回到我的家乡去支教!”
支教所传递的力量,远远不止知识本身,还传递着孩子们希望的星火。
今年,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温正凯,以631分的高考成绩,被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类录取。
早在2015年,刚上初中的他就与东南大学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在准格尔旗第九中学,东南大学研支团的科技启蒙教育,让他的心中萌生了一颗科技强国的种子。
在研支团成员的启发与指导下,温正凯设计的作品《新型节能环保空调》,在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了奖。
“当时就是支教老师帮助我完成科技创新比赛的作品设计的。有一幕我记得特别清楚,老师为了完成一个作品,一边写代码,一边焊电路,就是这样的情景让我着迷了。自那以后我便希望也能成为那样的人,可能这是我后来选择信息电子专业的原因之一吧。”
高考填志愿时,温正凯毅然选择了东南大学。如今如愿,他开心地说:“终于考上那个曾经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大学)。录取的那一天,我激动地跳了起来。我想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温正凯表示,将来也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将志愿的火炬接力下去!
其实,温正凯并非该校首个来自支教地的学生。2013年考入东南大学能环学院的吕旭,便是东南大学研支团成员刘睿的学生。
刘睿曾在他的最后一课中这样说到:“希望我们下次相聚,是在东南大学的校园里。”
“刘老师,我没有失约!”吕旭承载着刘老师的殷切期望,如约而至。
自2003年至今,东南大学研支团志愿者已经在准格尔旗服务了18个年头。支教工作在一年一年的接力中进行,支教精神也在一届届的接力中得以传承。
7月23日上午,云南省凤庆县鲁史中学的彝族学生何应喆,从中山大学副教授贾坤同的手中,接过了录取通知书。这意味着,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中山大学的学子。
四年前,中山大学研支团成员骑着摩托车,翻越了几十里山路到何应喆家里进行家访。研支团成员跟他聊了很久,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近期学习、未来规划……并和他约定,以后要考上中山大学。研支团在何应喆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2014年,中山大学开始派遣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到何应喆所在的鲁史中学进行支教。上初一的何应喆
在研支团成员杨彦鹏的课上,何应喆头一次听到了普通话。
初三时在支教团的带领下,何应喆参加了广东一所高中的夏令营活动。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了县城外的世界。
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何应喆更是得到了研支团成员的关注和培养。今年高考,他以617分的好成绩被中山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录取。
截至目前,中山大学已派出7届共24名研支团成员到鲁史中学进行支教。何应喆们的圆梦故事还将在这里继续。
自2017年起,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奔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第一中学开展支教扶贫工作。他们潜心教学,为这片古老的大地点亮希望的明灯;也在莘莘学子的心中,播下了一颗海洋的种子……
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队到永仁县第一中学进行支教服务。踏实勤奋的刘姿宏
是该校的一名高三学生。在听完大连海事大学的介绍之后,她走到志愿者陈镇面前说道:“老师,我想报考大连海事大学。”说话时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对那片海的向往。
于是,志愿者们为她量身设计了各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并与她约定:“今天我是你的老师,明天我是你的学长。”
在志愿者们的鼓励与帮助下,刘姿宏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一点一点为实现大学梦想而蓄力。
在填报志愿时,刘姿宏以第一志愿报考大连海事大学!
山的那边是海,海的那边是希望。大连海事大学研支团志愿者与学生们永远记得这个跨越山海的美丽约定!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20多年来,研究生支教团怀揣青春梦想,以“志愿+接力”的方式,先后从全国200余所高校公开招募了23批共计25551名志愿者,赴中西部近700所县乡中小学校,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工作。在支教扶贫、协力振兴、实践育人、引领风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