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河北大学研支团薪火相传点亮孩子们心灵的光

 

2021-06-03 11:45:00   来源: 中华儿女杂志   

河北大学第1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合影

  群山怀抱中,扎着一户民房,粉白色外墙与群山、树林、草地相互映衬。阳光照耀下,金灿灿的。同样灿烂的,还有阿乐(化名)的笑脸。每周四下午,郭聚良和队友走一段曲折山路,来给阿乐上课。阿乐患有一级残疾,已经15岁的他,智商只有六七岁孩子的水平。郭聚良等大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建立专属于阿乐的成长档案。其后的送教志愿者打开档案,就可以一目了然。

  阿乐家周围没有其他人家,他也很少离开家。志愿者送教上门前,阿乐一共出过两次门。他常待在床上自己玩耍,父母年岁偏长,一起生活时,不善表达的他容易急躁。郭聚良说:“我们明白,他也很难过,但他那时还不太会控制情绪。”郭聚良他们带着阿乐进行康复训练,教阿乐语文、算术。他们发现,阿乐对绘画感兴趣,也喜欢听音乐,就调整教学计划,鼓励阿乐用笔画出属于自己的五彩世界。阿乐从最开始的怕生和抵触,慢慢变得开朗。

  郭聚良是河北大学2014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本科期间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曾获得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河北省特等奖、全国台湾青年千人夏令营“杰出志愿者”等。经过层层选拔,他成为河北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并担任团长,2018年前往贵州省盘州市红果街道下沙村沙陀小学支教一年。

  沙陀小学是2018年贵州省根据当地发展需求新设立的支教点,开学前布置教室、安装窗帘……郭聚良等队员与当地老师很快熟悉起来。作为支教团团长,他还负责联络青海、贵州、河北等地的支教队员,确保有情况及时沟通解决。

  在当地政府、团委帮助下,郭聚良调研了解当地小学发展现状,发现部分残障儿童没有办法到学校上课,于是提出“送教上门”。虽然要走很远的山路,但郭聚良和其他三名队友依然坚持每周留出时间,为当地六名残疾孩子送教上门。

  一年时间很快过去,阿乐已经会说,最喜欢和“郭老师”一起过生日,对“郭老师”笑嘻嘻地说“最喜欢的就是你”。阿乐听到支教志愿者们问“你喜欢我们陪着你吗”,调皮地答道:“答对啦!”写字、画画、计算,阿乐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也憧憬着山外的风景,想去“看飞机”。

  自2005年起,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大学生们,在各支教地,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半径,也在偏远地区,接力燃起教书育人的火种与希望。正如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倪志宇所说,研究生支教团带给当地的不是多少物质财富,而是通过大学生脚踏实地的实践,给当地带来新理念和不一样的认知。支教团的同学们就像火苗一样,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渴望,激励他们向往更广阔的平台。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启动至今,支教队员们铭记初心,薪火相传。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播种知识与希望

  1998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组建,次年开始派遣,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加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

  2005年,河北大学获批成为研究生支教团选派学校,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团委与教务处、研究生学院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对接,成立项目招募和管理办公室,在学习成绩、学生工作、所获奖励、政治面貌和健康状况等方面严格规定、严肃考核。比如,选拔标准之一是应届毕业生需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远赴西部偏远地区的志愿者,既需要情怀,也需要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以及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素质。经过层层筛选、全校公示,首届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建。

  河北大学2002级生物技术专业的李亚林,中学时从报刊了解到偏远乡镇的艰苦,总希望有机会到西部看一看。2005年夏,任校学生会副主席的他收到学校文件通知后,既觉突然,又感兴奋。

  在团青海省委、团共和县委、江西沟乡党委等支持下,根据青海当地实际需求,河北大学对口支教青海省共和县江西沟乡民族寄宿制小学(现江西沟镇民族寄宿制小学)。通过筛选,李亚林、王倩,作为第一批队员,前往目的地。他们忐忑而兴奋,根据有限的信息,预先准备了也许可以在当地开展的活动。

  “原以为先坐火车,再坐汽车,最后骑马到草原深处的村庄”,2006年8月27日,李亚林到达时发现,小学就在距离国道不远处。海拔约3200米的青海湖南岸,天空正飘着小雨,穿着单衣的李亚林冻得不轻。他们到了当地才了解到,这边几乎一年四季都生炉子,他和王倩很快掌握了用牛粪生火的技巧。一个月时间,李亚林和王倩学会了简单的青海方言和一些藏语。

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员上门送教

  当地民风淳朴,孩子们虽然言语不多,但不时会帮李亚林他们打水,然后又飞速跑掉……李亚林主要担任学校的英语、计算机教学工作,以及部分班级的体育课。王倩负责校内音乐、思想品德,以及部分班级的语文课。在校领导安排下,李亚林还负责带领全校老师进行政治理论研读,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司法学方面知识的学习。毕业于新闻专业的王倩,负责全校广播工作、策划第二课堂游戏活动。

  李亚林刚到支教地不久,有一名学生来交作业时,壮着胆子问他:“老师,我能摸摸电脑吗?”李亚林感到有些震撼,“当然可以”!一时间,他内心有点酸涩。他还记得,当时计算机课第一节,先教孩子们怎样开关机、怎样使用鼠标等基本操作。在体育课上,他教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跳山羊、引体向上、拔河、铅球、标枪。

  支教时间越长,李亚林内心深处的声音就越坚定:有机会一定要带当地孩子们走出村庄,看外面的世界,去看布达拉宫,看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去博物馆,去看看大学是什么样子……他将心愿一笔一划写到笔记里。

  支教点当地是三语教学,汉语、藏语、英语。当地老师讲英语时,如果孩子们不明白,老师们可以用藏语或者当地的青海方言去解释,但支教老师们不懂藏语,一二年级的学生所知汉语又有限,李亚林就想到,让班里汉语最好的孩子帮忙做翻译。虽然条件艰辛,但李亚林认为,最大压力是如何把第一站的支教工作开展好,如何把课上好,既能让学生听懂,又能带来乐趣。

宋亚南等支教队员给孩子们上电子琴课

  一年支教时间很快结束,李亚林和当地师生结下深厚情谊。回到学校后,李亚林将自己的经验与思考,分享给学弟学妹,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整装待发。

  200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河北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姜寅明,经过选拔成为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当时前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学校里已经有很好的口碑。‘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的理念,已经深深印在我们骨髓里。时任河北大学团委副书记单耀军也讲过一句话,‘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再者就是青海当地风土人情也很吸引我。我觉得,作为一名青年,要去加入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姜寅明介绍,当时已经初步形成传帮带体系,上一届支教团成员会把经验、资源分享给新一届支教团成员,“正在支教的学弟学妹也会和有愿望支教的大学生之间,有很好的交流,形成三届同时运转的人才培养梯队”。

  第七届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长赵辰玮,终于初步实现李亚林的期望,带领部分支教地孩子到青海省省会西宁,带他们了解家乡传统文化,感知城市发展变迁。赵辰玮感言:“人,一撇一捺,像两只手,一只手承载着从呱呱坠地开始得到的恩泽与帮助,另一只手就应该担负着对社会的奉献和付出。”

  每一届支教队员都满怀理想,奋进拼搏。2013年,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辟贵州支教服务地。在青海支教工作经验基础上,这年7月22日,耿林等四名队员来到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小学,按照“以教学为中心,以团学和助学为两翼,全面抓好队伍建设”工作思路,开启支教工作。

  青海省共和县江西沟镇民族寄宿制小学、倒淌河民族寄宿制小学,贵州六枝特区第一小学,河北阜平中学、河北阜平城厢中学……从青海,到贵州,再到河北,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模式不断成熟,选拔体系、培训制度、交流机制更加健全,一届届支教团成员,形成“青春汇聚、河流入海、弘文励教、薪火相传”的“青海湖精神”,探索偏远山区教育发展更多可能。

  力之所及,汇集星光

  支教队员们在完成学校日常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参与团队建设等方面支教工作同时,自第四届起,开始更加规模化开展公益活动,汇聚更多爱心人士关注乡村教育、关爱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生存处境与成长困境。

  2009年9月,姜寅明、李国娣、范茹、张晓明、刘毅、周宵鹏到达青藏高原第一镇,倒淌河。随着支教工作深入,他们了解到当地许多学生住宿条件艰苦,于是通过百度贴吧、博客等平台发布募捐信息,成功募捐到八万件旧衣。还有几位社会爱心人士提出为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生活补贴和支持。令姜寅明等支教队员感动的是,当时华为驻瑞典办事处员工主动将自己的工作奖金17万元捐赠给江西沟,用于改善当地基本生活条件。

  在贵州六枝特区第一小学,耿林等志愿者分别担任语文、数学和音乐课等教学工作。耿林大学专业是声乐表演,在组织学生组建鼓乐队时,他发现音乐器材陈旧,于是在公益平台上发起“‘音’为爱小鼓队”项目。一个月时间,支教队员共募集善款10600元、价值10550元的乐器。有了乐器,“音”为爱小鼓队正式组建,每天放学后,耿林带孩子们一起练习,升旗仪式中,“六一”儿童节汇演、运动会上,孩子们的鼓声,清脆欢畅。

六枝特区第一小学的孩子们有了鼓号队

  六枝特区第一小学有2500余名学生,留守儿童约300人,耿林、吴限泽、张馨予、张欣等队员倡议建立“留守儿童自立自强中心”,设立作业辅导室、心理咨询室、亲情聊天室、兴趣爱好室和劳动实践基地。在中心提供的电脑上,孩子们可以视频连线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在调研基础上,支教团同“一张明信片的力量”公益组织建立合作,获得资金、相关器材等方面支持。他们还联系公益组织壹基金,募集一批“冬日温暖包”,给贫困家庭孩子、留守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送去关爱。

  这期间,耿林和队员们去大冲村一所小学运送爱心物资,这所学校在山头上,只有48名学生,老师和校长一共三人。志愿者们坐车、坐快艇、走山路,辗转到达。耿林给学生们上了一堂音乐课。“孩子们有些内向,没上课之前比较安静,等我上完音乐课,爱说话、爱玩。我教他们唱歌,他们学会后很开心。”耿林还记得虽然分别时,孩子们没有说话,但眼睛一直看着自己。“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比较大,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能参与其中。”

  让孩子们的世界里,不再只有牛羊

  就读于河北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王怀毅,在提前了解各支教服务地情况后,主动申请去条件相对更加艰苦的青海江西沟服务地,“既然是支教,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做些事情”。这年,河北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共派出18名队员,赴青海省共和县、贵州省六枝特区和河北省阜平县开展支教志愿服务。

  在江西沟,王怀毅主要负责小学的体育课,三至五年级美术课、科学课,后续负责一年级语文课,同时兼任小学校长助理、教务助理。

  接力支教过程中,队员们充分感受到,虽然他们给当地学生带来了新知识,但当地学生的经历、见识有限是不争的事实。为此,作为河北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王怀毅积极推动“童梦同行”系列活动。2015年是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十周年,在这特别的时刻,“童梦同行”系列活动正式确立,由第十届支教队员全力探索落地。

  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决定选择支教服务地优秀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前往保定、北京进行为期7天的参观游学活动。在寻找经费支持阶段,王怀毅说,那段时间是支教最累的时候,“知道找赞助难,但从来没有丧失信心,一旦认准目标,就尽一切可能去完成”。他和团队努力,2016年,第一届“童梦同行”游学活动成功开展,17名学生、当地部分教师从青海、贵州、河北阜平,相聚河北保定,参观河北大学,和学校师生互动。

  孩子们一直有一个向往,他们只知道每年有不同的哥哥姐姐过来教他们,对河北大学很好奇。观看河北大学正在举办的健美操赛事、参观河北大学博物馆、在河北大学食堂吃饭、感受河北大学的文化气息等等,孩子们难掩兴奋。相遇一个个友好亲切的眼神,孩子们很激动,尤其看到熟悉的面孔、曾经的支教志愿者时,他们激动地彼此抱作一团,喜极而泣。青海的一名老师曾评价,“河北大学人文氛围很好、校园建设水准很高、学生素质也非常不错,很有人情味”。参观过河北大学的学生说,“老师,我以后也想来河北大学上学”。

孩子们来到北京,感受古都历史文化底蕴

  游学的最后一站,北京。那天天还没有亮,几乎一夜没睡的王怀毅和其他队员们,带着孩子们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在教授知识、普及科技文化、打开孩子们视野同时,王怀毅等支教队员还希望带领他们涵养爱国情怀,了解国家历史,同时对家人心怀感恩之心。

  桑杰措毛原本的成长轨迹可能是中学毕业后,等待嫁人,如今她坚持读书,已经是一名高中生。她参加了“童梦同行”游学活动,在北京见到了一直以来资助她的爱心人士。“无论是爱心人士,还是我们这些支教老师,都鼓励她继续学习。她很上进,这学期开学前她讲到,计划换一所离家更近的学校,梦想考入一所大学。”王怀毅说。

  “童梦同行”游学活动已经举办四届,每次都全程陪同支教地孩子们的李亚林感触良多:“支教队员人数越来越多,汇聚的力量越来越大,师弟师妹们真的把游学这件事做成了。这都是大家自发的,靠每一个队员,一点一滴去筹钱,去组织,去动员。”

  九年前,更尕曾经听过李亚林、王倩的语文课和英语课,她已经完成初中、高中、大专,原本可以留在城市工作,但选择回到家乡小学,成为一名音乐老师。“我看到家乡和城市的差距,更加钦慕河北大学支教团老师的选择,于是也做了自己的选择,回到曾经改变我的地方”。同样来自江西沟小学的索南项秀,一步步努力,2014年如愿考入河北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

  一个脚印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量

  武小东是河北大学第1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16年7月,坐23个小时火车,她和支教队员来到西宁,一出站口,当地藏族老师已经在等候。“几位老师说着‘扎西德勒’,为我们每个人敬献了圣洁的哈达。那一刻有说不出的感动,支教联结着相隔2000多公里遥远地方的我们,是特别的缘分。”

河北大学第十三届研支团成员郭聚良和支教地孩子们

  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武小东在支教期间,为江西沟乡五所乡属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她发现,当地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匮乏,不由得陷入沉思。她向校长提出申请,自己前往各个村子的幼儿园教学。虽然路远、村子里条件更差,但武小东认为,“我的专业是学前教育,幼儿园的孩子和老师们会更需要我,哪怕力量微弱,我还是希望自己能为当地幼儿园做些什么”。四个月时间,武小东在五所幼儿园都留下了深刻印记。她和当地老师使用现有材料,为五所幼儿园的孩子们创设干净、整齐、舒适的环境。“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环境也是会说话的,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武小东看着原本杂乱的教室环境一点点有了改变,孩子们也在武小东影响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每个幼儿园工作结束后,武小东将自己的建议与思考形成文字,交给当地老师。幼儿园老师们对武小东说,“谢谢你小东老师,你来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可以这样给孩子上课”,“这才是孩子们该感受的教育”。

  武小东说:“无论走到哪里,说起我们是一名支教老师,别人都会称赞我们,包括有很多爱心人士通过我们支持帮助贫困学生,捐赠各种东西。特别想感谢那些好心人,让我亲身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正能量、善意和美好,我也会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改变总在一点一滴中发生。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14届队员宋亚南,在江西沟镇民族寄宿制小学支教。2020年3月1日,原本是当地开学的日子,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她开始远程协助学校日常工作、进行网上授课。直到4月,宋亚南返回青海开展教学。新学期,宋亚南负责一至五年级科学课。每次上课前,孩子们总会成群结队去办公室“接”她,“宋老师,科学课”!兴奋的眼神中充满着期待。五年级学生东俊才让就是“保驾护航大军”的一员,他们要保证宋老师可不能走错教室。

  杨玉泽也是第14届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员,2019年夏天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月亮河彝族布依族苗族乡第一小学支教。这之前,作为教育学院志愿者小分队一员,杨玉泽大二时曾随学姐冯丹一起开展志愿服务,邀请保定孤儿院的孩子到河北大学参观。他仍记得冯丹说的一句话,“我们今天乃至将来所做的一切,哪怕只能改变他们其中一个人的命运轨迹,都是值得的”。至今,他仍以此为激励。

  出发的列车一路向西,10名支教队员陆续上车团聚,杨玉泽感觉,“如同河流汇聚,心潮澎湃”。在贵阳理工学院经过为期四天的培训,他们来到花德河村。“贵州是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地方,当地交通设施很不错,山路也很好走,公路几乎可以到达每一个村庄”。开学前,杨玉泽到村子里帮忙扶贫,感受到国家对于西部发展支持的力度,“不放弃任何一个群众的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讲起大山深处一户人家,虽然身在深山,电网也已经接通。

“壹基金”温暖包发放仪式

  杨玉泽主要担任语文、美术、体育课,“虽然师生比合理,但遇到当地老师培训、开会、出差等情况时,师资力量较为匮乏”。每周班会,杨玉泽会和一年级的孩子们讲北京天安门,讲河北历史名胜。一次次讲述山外的世界,孩子们的眼睛里越来越有光。在家长会上,杨玉泽会向家长们提出,教育孩子要以鼓励原则为主。第二个学期,因为疫情影响,杨玉泽在微信群给学校的学生远程上课。疫情稳定后,回到熟悉的小学,杨玉泽每天会打两盆水,拿着消毒液,招呼孩子们围着洗手。

  杨玉泽说:“当地硬件投入已经比较好,甚至比河北的硬件条件还要好,但软件还有差距,也不能奢望短期有提升”。他始终记得老师何振海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从教育学院出去的学生,都要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2020年度研究生开学典礼,杨玉泽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新生代表发言。“未来教育的趋势,必然是教育和技术结合,我可以通过这个专业的学习,促进社会的教育公平。让贫困地区孩子也享受到大城市教育资源,也能够让一些省份的孩子,上大学不那么困难,可以让农村孩子从小就有广阔的眼界……已经过了整整五年,这个‘幼稚’的理想,我从来没有改变过。这就是教育学院给我最大的自信。”

  每个人都在短暂却又宝贵的一年中拼尽全力,以滴灌精神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郭健说,“支教团每一名同学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教育,“不局限于任何单个的人类使命,不是孤立地理解人类的种种努力,而是将人类活动当作整体,将这种理解置于彼此的联系之中”,河北大学一届又一届学子,与越来越多奔赴教育一线的青年一道,秉怀使命,付诸实践,充满热忱,点亮山区孩子们的心灵之光。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